发布时间:2023-11-15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和省《实施意见》精神,以“三个聚焦”为抓手,聚力打好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服务保障深度融合“组合拳”,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走深走实、向好向上。
聚焦赋能续航,以“党旗红”引领“夕阳红”
持续抓好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依托“一校一馆一中心”,举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主题教育示范班,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银发先锋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75场、学习研讨58场,抓好“集中训”、抓实“专题学”,切实引导离退休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把握思想之舵。持续抓好党建提质。从“抓点”到“促面”,谋新谋变做好组织、功能、服务融入文章。探索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管机制,成立海门驻苏州离退休干部“乐龄红雁”党支部。聚焦品牌建设,建成了以“张謇故里夕阳红”党建品牌为示范、45个特色品牌为支撑的党建品牌体系。与上海崇明、启东联合成立“银邻汇”工作共同体,促进毗邻党建协同发展。持续抓好示范创建。对照“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标准,开展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组织力评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推进全区112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今年,一个党总支成功创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三个支部获评市“六好”示范党支部。
聚焦中心大局,以“三个亮”释放“银动能”
亮身份作表率。把“银发人才工作站”建设摆在“银耀东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位置,联合5家涉老组织、13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8家企业(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试点打造首批19家“银发人才工作站”,245名“银发人才”驻站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因地制宜形成“党建+银发人才”的“点线面”立体矩阵。亮行动树形象。持续深化“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开展“‘五送’助发展,银发当先锋”服务基层专项行动51次,指导引进设施栽培等新技术21个、建立创业基地15个、培养“新农人”群体536人,调解矛盾纠纷840余起,健康义诊13场次,受益群众达2.9万余人次,“银耀东洲”引领度持续彰显。亮才艺展风采。先后举办“增添正能量 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朗诵会等,参加文化惠民系列巡回演出80余场次。区老干部夕阳红大舞台通过精心编排海门山歌、舞蹈、小品、快板、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文艺作品,传递好声音、礼赞新时代。
聚焦精准精细,以“贴心度”换取“暖心值”
在精准管理上增热度。深化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设,全方位摸底、动态更新全区老干部信息管理数据库。建立离休干部“一人一档”,组建“三对一”精准关爱小组,常态化开展“三有一落实”专项督查。建立每周一联系、每月一服务、半年一座谈、每年一体检“四个一”亲情化机制,夯实精准服务根基。在暖心服务上提温度。找准“为老干部办实事清单”接驳点,充分发挥民政、街道、养老服务机构联动作用,探索老干部日间照护、托管宜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为离休干部建设通讯免费的“居家呼叫服务”系统,为老干部提供水电燃气费代缴、主副食代购、水电代维修、家政保姆代找等各类暖心服务。在走近走进上强频度。始终将对老干部精神层面的慰问摆在重要位置,聚焦老干部关心重点及学习需求,为老干部订购《银潮》《海门日报》等报刊杂志600余份,发动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以老助老”行动,为年纪偏大、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推送学习教育书籍、开展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切实做到组织关怀传递“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