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资贫助困我心愉悦—宿迁市离休干部王祥的大爱情怀

发布时间:2017-05-11    浏览量: 次    来源:

       王祥同志于1930年出生在原宿迁县卓圩乡陆河村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出生入死的考验和解放战争枪林弹雨的洗礼,曾多次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大建设中,勤奋为党工作,踏实为民服务。1990年从宿迁县粮食局离休。

       离休后,他和老伴把资贫助困当做晚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事,只要听到或看到群众家里有困难,就吃不香,睡不好,想方设法去帮助。20多年来,他和老伴先后拿出2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读书、资助长期生病极为困难的家庭求医、帮扶贫困户脱贫,体现了一位离休干部的大爱情怀。

      心有大爱经常惜老怜贫。王祥同志在职时就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他在粮食局工作多年,经常了解居民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当看到或听到那家无钱购买计划粮时,就主动掏腰包给他们买粮食。虽然每次只有十元八元的,但是被帮助的人多,因此他每月仅有的几十元工资也就所剩无几了。有一年严冬,他在菜市场遇见两个农村进城卖菜的老太太,身上穿得破旧单薄,啃着冰冷煎饼,冻得直打哆嗦。一打听,是卓圩丰洼人,他立即给她们买了吃的,又买了布送给她们,两位老太太十分感激,千恩万谢。王祥同志回到家里后,还感到心里不踏实,觉得丰洼村还有不少向那两位老太太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家,于是他就去驻宿部队联系,把来意向部队领导详细汇报并请求给于帮助,部队领导很同情,当即送给他几十件旧呢大衣和几十双大头棉鞋,他把这些衣鞋送到了丰洼村解决了丰洼贫困户的过冬御寒。干部群众十分感激说他是救命恩人

       八十年代初,老家卓圩乡陆河二组比较贫困,有20多户春种时无钱买种,王祥同志知道后就借钱买好种子分给各家各户。为帮扶这些贫困户脱贫,他又借钱买了几十头小猪崽无赏的分给各家喂养。为此他先后借同事.朋友三千多元,在那个时候却是一笔大数目,他从自己的工资里省吃俭用,历时三年多才把这笔钱还清。

       心有大爱善帮贫困学子。王祥老人离休后和老伴把资助贫困学生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多年来他们用自己的养老金资助贫困学生20多名,常年资助的就有5、6人。不少学生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事情还要从15年前的一桩债务说起。当时侍岭乡朱岭村村民卓维甫,借王祥二女儿王爱俭家一万五千元开沙塘,时隔很久没有偿还。一天王爱俭前去卓维甫家看看什么时候能还钱,卓见王爱俭去,认为是向他要钱的,当场就哭了,说沙塘没开成钱也没了。家里缺吃少穿,连孩子上学钱都没有。王爱俭见此情况二话没说就回来了。她把情况如实的向老父亲述说一遍后说;我看这钱是要不回来了,王祥老人说:他家都穷到那样了,还要他还什么钱呀!不但不能要他还钱,还得帮他一把。第二天大早王祥老人就亲自去了卓维甫家,看到了其家境的贫寒状况,当场给了他一千元现金,回来后又买了700只小雏鸡给他家送去。从那以后他儿子卓辉从高中到大学毕业,上学的费用王祥老人全部包了下来。几年来他资助卓辉的上学费用数万元。卓辉在高中时的同班贫困同学,听说卓辉上学费用都是王爷爷资助的,于是纷纷给王老打电话,想让王爷爷资助点,王老毫不推辞,有的资助一千,有的资助八百先后又有十好几名学生得到他的帮助。在这些学生中不少人升入大学,有的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心有大爱倾心扶弱助困。王祥老人对遇到不幸造成贫困的家庭,十分同情和关心,总是千方百计的给于帮助。十多年前宿迁船闸有一贫困户,男主人因车祸去世,一个妇女带着四个孩子,最大的只有八岁,小的才两岁,王祥老人知道后和老伴一起去她家看望,把四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和生活费全包了下来,十几年如一日的资助他们,其中有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其他的孩子又都是王老托人给安排了工作。她们对王老十分敬重和感激。

       十多年前,王老的儿子王爱东从电视上看到山东十三岁小女孩杜瑶瑶因父亲早逝,母亲身患多种疾病,无生活来源,家徒四壁,无钱给母亲治病,自己更无法上学,他设法联系到杜瑶瑶,开始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月给她寄去生活费,王祥老知道后,当即发动全家给杜瑶瑶提供资助,筹钱给杜瑶瑶买了学习用的电脑和学习用品,带着全家资助的钱,携老伴和儿子三次前去看望,后来又多次给杜瑶瑶邮钱去,杜瑶瑶母女俩十分感激,多次打电话,写信表示感谢。杜瑶瑶现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王祥老人常说:“帮人要真心,救人要救活,我帮助贫困不是图回报,不是图名声,只是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关心。当我知道他们的贫困苦难时,就有一种责任感压在心头,只有伸手拉一把才觉得心里踏实,心情愉悦”。这是多么朴实的真心话啊!说出了一名老干部老党员不忘初心,永远心系群众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