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6 浏览量: 次 来源:
一、尽心尽力,做好贫困学生的助学工作
每年,蒋国桂同志都配合村干部,深入村组,对镇北村的贫困学生展开了摸底调查,找资料、查档案、访群众、问老师,把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分类汇总后,写成了调查报告,将调查报告分送到相关部门,吁请社会各界向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一次偶然,旁人听到了蒋国桂同志在电话说往孩子卡里打钱,他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呀,怎么还给孩子打钱啊?旁人问他怎么回事,蒋国桂同志不好意思的说:我在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听到蒋国桂同志说的话,旁人感到很惊讶,蒋国桂同志平时舍不得抽好烟、喝好酒、玩打牌,穿着也很朴素,一直以来在人们心里他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没有想到他竟然在资助一个学生。通过了解才知道,蒋国桂同志是在2012年一次扶贫座谈会上,从村干部那里得知有个学生家里非常贫寒。于是蒋国桂同志来到这个同学家里的时候,看到学生家里家徒四壁,甚至凄凉到极点,孩子父母亲体弱多病,仅靠种地和平时打点零工来维持生活,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看到这样的情况,蒋国桂同志心里很酸,暗下决心帮助这个同学,以免孩子有后顾之忧,助孩子完成学业。蒋国桂同志直接到泰兴第四高级中学与有关校领导联系,了解该名学生也就是蒋文同学的学习和经济状况。经校方证实蒋文同学确实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缀学的可能。“绝不能让这个孩子断送前程!”听了校方的介绍后,蒋国桂同志在心里默默许诺。同时与家人简单联系,征得妻子同意后,蒋国桂同志与蒋文同学本人进行了交流,得知他渴望读书的心情,他们坚定地表示愿意资助其完成所有学业,免其后顾之忧。这一举动让校方领导和蒋文同学家人很是感动。
在蒋国桂同志的资助和关怀下,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负众望,在泰兴第四高级中学学习成绩一直是佼佼者,现在蒋文同学已经进入大学读大二了。蒋国桂同志相信,这名学生会不负众望,会以很高的素质步入社会,改变家庭面貌。
二、雪中送炭,扶持特困家庭走出低谷
2010年6月的一天,镇北村七组村民蒋兆明,在接打工的女儿回家途中,不幸被对面驶来的大卡车撞了,父女俩都都撞成重伤,更糟糕的是肇事车辆逃逸。蒋兆明的妻子被飞来的横祸打懵了,家中本无积蓄,而伤者的救治费用初步估计要十多万元,巨额费用如何筹集?当时,蒋国桂同志这一不幸遭遇,十分揪心:“假如是我家,这日子咋过呀?”蒋国桂同志二话没说,立即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组织了募捐活动,筹得善款近八万元,他本人捐资一千八百元,解了蒋兆明一家的燃眉之急。后经黄桥人民医院救治,蒋兆明左下肢截肢,其女儿轻度伤残。
当年除夕,感同身受的蒋国桂同志,深知蒋兆明的窘迫家境,不声不响地送来了年货:猪肉、大鱼、大米、油、糖果、花生、瓜子儿……应有尽有,感动得蒋兆明一家热泪盈眶。
每年送年货,只能救急,如何才能让蒋兆明一家脱贫致富,着实让蒋国桂同志费了神。先是帮助蒋兆明联系镇残联办上了残疾人证,让其享受国家低保;后又联系附近的景顺服饰有限公司,将兆明的妻子女儿安排到公司的后套车间打工。现在,蒋兆明一家已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也逐渐好起来了。
蒋国桂同志就是这样扶持特困家庭的,像平时资助贫困农户200、300、500元的不计其数,用他自己的话说:“实在记不清了”。有人曾跟他开玩笑,你这多傻啦!国桂同志动情地说:“我总在想,困难和疾病假如发生在我身上咋办,帮助别人就当帮助自己”。质朴的语言,显现出了他那颗至美至善的心。
三、春风化雨,帮助刑释人员重拾信心
前年,蒋国桂同志重点帮扶的对象奚某是刑满释放人员。以前的奚某游手好闲,好喝懒做,小偷小摸,帮教难度相当大。在帮扶工作中,蒋国桂同志发挥老干部优势,给他讲法制观念,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蒋国桂同志深知救助式的“帮”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要想彻底脱贫,还要靠实干和技术,通过发展家庭经济、促进再就业等措施进行帮扶。
一开始,蒋国桂同志开导奚某,“人要想赢得社会尊重就得自食其力,无业不遮身啊。”在蒋国桂同志的一再启发诱导下,奚某萌生了养羊的创业意向。蒋国桂同志立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心帮助奚某办起山羊养殖场。蒋国桂同志先垫资四千元,为奚某购进了饲料粉碎机,又为他担保借得小额贷款,购进了30多只小羊,使奚某有了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从而彻底洗心革面,走上了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两年来,奚某越干越有劲,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多创收入,奚某自我加压,每到冬季,将自养的羊宰杀了煨熟了卖,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奚某富起来了,今后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带动乡邻共同富裕。
奚某一提起这件事就万分感激的说,是蒋书记,是帮教活动给了自己一次新的人生。刑满释放人员“出来有人接,接回去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好氛围,为刑满释放人员重返社会、适应社会创造条件,促进了社会稳定。
多年来,蒋国桂同志一如既往地重视公益事业,善行不胜枚举,真正是“老马自知夕阳短,无需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