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8 浏览量: 次 来源: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从7月下旬进入大暑节气以来,苏南地区就告别了超长待机的“梅姑娘”,迎来了超强火力的“高温君”。酷暑时节,本应是老年人在家避暑、注重养生保健的重要时间。但是,在常州市武进区,却有这样一群老同志,他们在高温下走出家门、积极发挥余热,在志愿服务中留下了一串串银发生辉的夕阳倩影。
“热”情于党的理论宣讲
“万老师,这两天要麻烦您给我们上一堂课,讲讲最新的中央精神,我们社区的老党员都喜欢听您的课”。这样的电话,万军每月都要接到几个。作为一名党校退休教师,2014年11月退休以来,万军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享受闲适的退休生活。相反,武进区委理论宣传团成员、常州市关工委思想道德宣讲团团长,武进区委老干部局“桑榆”宣讲团负责人,一个个“头衔”加到了他身上。退休后的万老师,年均讲课要达30多场次。仅仅在今年6-7月份,他就为常州市各社区、学校等义务讲课8场次。在常州武进,像万军这样的老干部理论宣讲员还有很多,他们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机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宣传,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他们说:退休后能用自己的一点专长,为传播党的理论做一点贡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热”衷于城市文明巡访
今年7月刚刚成立的“武进区文明城市建设老干部巡访团”,是一支由10名来自全区各单位离退休干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团队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老同志的工作热情不低,大家战高温、斗酷暑,深入居民小区、察看街道小巷、走进超市商场和餐饮店,把汗水挥洒在文明巡访工作第一线。巡访团团长孙建中说:“武进就是我们的家,作为武进的老同志,我们有义务把家建设得更美更文明。我们巡访团成员不仅要“找差”,更要“示范”,要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带领身边人,共同为武进的城市建设增光添彩”。自成立以来,老干部巡访团共发现上报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各类问题87个,真正把“啄木鸟”行动落到实处,为文明武进、美丽武进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热”心于社区志愿服务
武进区湖塘镇永定社区有这样一支志愿者队伍:平均年龄超55岁,人均年志愿服务时长超100小时,这就是备受社区居民称赞、由居住在社区里的5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银晖”党支部“银发生辉”志愿服务小队。社区“阳光议事厅”里,老同志们做好居民与物业、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完美解决了社区车位摇号、早晚高峰小区车辆进出等民生问题;小区里的“徐奶奶”是一名退休教师,她看到小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没人接送,主动联系了社区和几位老同事,创办“四点钟学校”,义务为小区居民接送孩子、辅导功课;夏日小区广场,社区天天乐的舞台上总少不了银发演员的身影,她们用自编自演的节目为小区居民送去了夏日里的快乐。
“热”忱于关爱青少年成长
培训机构费用贵,家里老人管不住,手机IPAD管控难、让孩子单独在家又有安全隐患,暑假期间“熊孩子”们的安置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事。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武进区关工委组织全区“五老”人员开展“阳湖护蕾行动”,在假期开设各类公益性辅学培训课程,免费组织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弟进入辅导站参加活动、接受教育,辅导功课、培养兴趣,为“小小新市民”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作为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江苏省学前教育评估专家组核心专家、组长的包丽娜,每周六上午都会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包丽娜新苗育才工作室”,为广大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培养的免费咨询与服务,共同营造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常州市武进桑榆“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发挥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用实实在在的志愿活动书写新时代老干部的正能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