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老干部志愿者“五项”行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1-05-26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市老干部志愿者积极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部署要求,通过乡土重塑、青蓝结对、产业扶持等行动,助推乡村风貌“美丽”嬗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实施乡村规划提升行动,助力绘好振兴蓝图。以农村特色产业为依托,重塑乡村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以精致规划引领乡村融合发展。海门老科协先后为三厂中心村、海门高新区补南村、常乐管公河村等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找到一条合适的产业振兴之路。协助编制《三厂镇中兴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补南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制订的《瑞丰村、新富村高效特色瓜蔬生产基地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协助完成农业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结题申报,帮助中兴村旺浩家庭农场和补南村特色瓜蔬基地成为“海门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

实施产业项目扶持行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市老促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积极实施产业扶持项目。抓好高架养羊、生态养殖、菌菇种植等传统特色项目,积极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项目。选择有条件的镇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建设光伏电站,收入专项用于增收致富。海门老科协先后在正余瑞丰村、高新区补南村分别新建350亩及52亩的特色瓜蔬生产基地,协助补南村、新富村基地申请财政扶持200万元。如皋农业农村局“田间地头”老干部服务队,在全市成立5个农业专家组、15个农技咨询点,年服务面积达4000多亩。老干部赵剑平流转土地近300亩,创办“如皋市乐享休闲农庄”,帮助24户农户增收致富。

实施青蓝结对共建行动,助力农村基层干部成长。市老科协与86位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对,聚焦规划制订、园区建设、文化振兴等,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9年以来,帮助发展特色瓜(果)蔬1060亩,新建智能温室和连栋大棚82亩,8米宽标准钢架大棚100亩;编写乡土教材12份,举办9场科技培训和专题讲座,受训2500多人。海安红枫志愿者结对206名年轻村干部、选调生等,采取“帮、带、点、评”方式,提要求、教方法、指路子,使他们很快适应基层工作。如皋四套班子老领导与35岁以下的年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对一”结对,建立月度汇报、季度指导、半年盘点、年度总结工作机制,帮助年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成才。

实施乡村治理提质行动,助力生态宜居家园建设。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干部们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村(社区)党组织议事活动,为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出谋划策;主动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整理上报并做好处理结果反馈和解释工作。海安“银发护绿水”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传授河道养护知识,清理水上漂浮物20余吨、河坡垃圾50余吨,使往日的“臭水沟”变成了“碧玉带”。如皋“稚水蓝盾护家园,银发生辉映皋城”志愿者,踊跃投身交通文明建设、公共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共同守护文明家园。崇川区任港街道老干部积极参与“老居新邻”活动,通过“匹配式”牵线、“契约式”结对、“互动式”运行,共画老旧小区治理“同心圆”。

实施医疗专家走基层行动,助力村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市老医协的医学专家团队深入村(社区)开展健康扶持、医疗服务等活动,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培养优秀业务骨干。筛查常见病多发病,制定常见病慢性病防治方案,提升村(社区)医疗卫生的技术水平。海门市老科协通过“医务老专家+驻村第一书记+因病致贫农民”的工作模式,先后组织专家对52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9位农民进行体检和治疗,开出40多份处方,赠送药品30多份。2020年5月,组织专家对5个村158位贫困户进行健康医疗扶持,举办多场防疫知识专题讲座,投入资金超过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