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淮安:激活银发人才“强引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07-26    浏览量: 次    来源:淮安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淮安市委老干部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多措并举,将乡村振兴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确保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落到实处,引导广大“五老”们用自身的经验、技术、威望优势拥抱民生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培育青年农民,搭建销售渠道,书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银发专家赶大集,为民服务暖民心。为解决村民们在民生领域突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淮安市委老干部局着力打造“赶大集”品牌项目,累计开展活动300余次,参与老干部6000余人,参与团队108个,建立帮扶项目76个,切实解决群众教育、医疗、法律、农业、卫生环保、市场监督等多个领域难题,受益村民5万余人。该局引导乡镇成立“碧水流”专家志愿服务队,清理、捡拾重点河道垃圾,向周边居民宣传并发出倡导河道保护的公开信,为河道治理建言献策,助力美丽水乡建设。市一院离退休党支部、清江浦区老科协、洪泽、盱眙老干部局累计开展预防“新冠肺炎”科普宣传、知识讲座230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000多份,同时多次组织义诊进乡村,医疗专家累计接待村民咨询近1000人次。淮阴区司法局、区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进社区、下乡村,开展普法活动,累计宣讲6000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00余人次,同时宣传惠农惠民政策,受益人数逾3000人。市关工委联合教育局开展教育下乡帮扶活动,以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等为重点,发动“五老”人员开展教育结对,全市现有“五老”帮扶志愿者4万余人,结对帮教8200余人,为1万名留守儿童担任“代理家长”。市气象局退休专家下乡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等科普知识讲座15场次,建立“送科普下乡 助力防灾减灾”帮扶项目1项,受益村民近2000人。

百名干部进百企,党建引领解难题。“刚来的时候,经营管理混乱,手续办理摸不着头绪,是老专家们给我们解决了难题!”企业负责人动情地说。为助力乡村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银发生辉”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全市开展“百名离退休干部进百家企业”活动,选定87家乡村困难企业,目前已上门服务78家。志愿服务队帮助乡村企业梳理生产、市场、经营、管理等突出问题53项,现场解决执照变更、经营范围增加等问题9项,帮助乡村企业提供有价值信息47条,支持2家外贸企业成功转产,初步统计产生各类经济效益95.7万元,帮助融资近1000万元,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扎根乡村育人才,惠农技术传帮带。“老干部是宝贵的专家资源,我们组织引导‘五老’队伍与青年基层干部、农民、创客结成对子,以银发生辉品牌为重要抓手,培育出助力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淮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市人才办主任姜洪洋说到。近年来,淮安在全市打造“朝夕缘”助才成长品牌,360名老干部与640名乡村基层人才、名校优生结对,同时成立“五老”农业专家服务队,设立青年农民创业点,推出师带徒模式,实施“1+1”捆绑式推进,结合地域特点,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突破口,开展“菜单式”科技帮扶培训,孵化特色产业项目。清江浦区依托老科协专家扶持家庭农场项目,在全区411亩家庭农场种植南粳9108优质稻,平均亩产达650公斤,带动周边农户20多人脱贫就业,帮助30余名青年农民实现了创业梦。洪泽区仇应虎是众多下乡帮扶的老专家之一,他主动与青年创客结对,以新技术稻虾共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杂交籼稻110亩、养殖龙虾150亩,年收入在40万元以上。金湖县组织科技局退休干部编印“稻麦油”“林牧渔”“科学用肥”等科普实用技术手册3600本,以农业科普技术培训班和送科技下乡的形式,分发到青年农民手中。盱眙县组织农业系统服务队为100多名从事农业创业的青年农民建立信息档案,在项目上帮引、技术上帮扶、资金上帮缺、销售上帮难,培植一批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树立一批青年农民创业标兵。

贴心服务拓销路,搭建桥梁助振兴。村民们钱包鼓不鼓,关键在销售。近年来,淮安市委老干部局开展银发生辉助农增收活动,多措并举拓宽农产品销路。清江浦老干部志愿者积极联系超市、企业,发动周边群众和朋友进行购买。盱眙组织老干部跑腿服务队自发帮助村民采摘草莓,与各村有购买意愿的人员联系,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金湖关工委联系供销社在全县各个乡镇开展蔬菜收购、配送等工作,供应到各社区和小区。涟水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联合商务局召开全县应时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群,推动青年种植户与商超对接,解决农民群众销售难题。同时利用农技耘APP的“苏菜直通”平台,指导青年农户在网上发布产品供应信息,为农产品销售搭建“线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