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市海门区老科协乡村振兴分队助力全区
农业产业由“单一式”向“立体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09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老科协乡村振兴分队的老同志们主动作为,以“银发‘科特派’赋能‘三农’兴”老干部志愿服务年度创新项目为牵引,促进“农业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提质工作发挥余热。

制定“规划图”。今年4月,海门区老科协乡村振兴分队结合正余镇三合村区位优势、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等基本情况,编制完成《特色桃园高效种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培育特色高效种植基地的目标规划。三合村特色桃园高效种养基地面积共70亩,其中种养殖面积50亩,淡水养殖20亩,种养殖主要分为“京海黄鸡”林下养殖示范区和鲜食桃种植示范区。目前,首批400多棵优质桃树完成定植,500只京海黄鸡进入基地养殖。

打好“组合拳”。项目由村集体和农民经纪人出资共建,村集体经营,聘请种养能人负责生产管理,银发“科特派”们进行技术指导。采取“桃树+家禽+淡水养殖”生态循环的养殖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由“单一式”向“立体式”发展,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林下特色种养基地有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带动农户更新种养观念,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加速三合村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正常运营后,预计每亩年产出桃子1500公斤,实现亩产收益2万元,家禽养殖年增收5万元以上。

推出“好品牌”。9月上旬,南通市老科协来到正余镇三合村,调研该村特色桃园高效种养基地,对海门区老科协乡村振兴分队主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老专家们持续关注项目实施,引领和带动当地村民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百姓收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并要求老专家们不断优化种养基地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特色品牌,辐射带动周边百姓,真正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