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市海门区“红色记忆宣讲团”助力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1-12-13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红色记忆宣讲团”以“‘夕阳红’打卡红色‘新地标’”老干部志愿服务年度创新项目为牵引,资助并指导建设“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以下简称“记忆馆”),助推海门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传承红色基因。

“夕阳红”打造红色“新地标”。会同海门区委宣传部、党史办、正余镇等部门、单位,对通东地区积淀的红色基因、孕育的革命文化、涵养的老区精神进行全面溯源、系统梳理、精准审核。筹建工作于2018年末启动,“红色记忆宣讲团”主动当好正余镇党委、政府参谋,全程参与“记忆馆”布局设计、规划论证,多方募集540万元建设资金,用于“记忆馆”布展。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馆名。“记忆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开放,展陈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设三层展厅,通过“红色漫卷通东魂”“星火燎原盐河畔”“江海烽火迎曙光”等7个展示空间,以实物、史料、情境互动、沉浸体验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成立、三打汤家苴等红色峥嵘岁月,以及通东儿女捍海抗潮、制盐垦牧、开挖通吕运河的激情年代。

红色“新地标”吸粉“夕阳红”。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记忆馆”作为海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将“记忆馆”列为海门“百处红色记忆寻根”红色打卡地、“星火江海红色专线”必经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史红色路线研学点。截至11月底,已有68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参与红色“地标”打卡学习活动,接待离退休干部党员7500人次进馆观展,通过“浸入式”教育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扬革命传统、凝聚信念,为新时期海门高质量发展发挥余热。10月12日,由贺龙的女儿贺晓明、粟裕的女儿粟惠宁、罗瑞卿的儿子罗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子女组成的寻访团到访“记忆馆”,对海门老干部挖掘地方史料,传承红色基因所做出的的积极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

“夕阳红”赋能红色地标“新内涵”。会同海门区关工委组建“海门老区红印艺术团”,以“老区人民心向党”为主题,编排音诗舞情景剧《信仰——追忆海门革命烈士徐玮》《红土地上的丰碑》等14个节目,11月1日在海门区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朗诵会上演出后,受到广泛好评,下阶段将陆续在海门红色“地标”、区镇、社区进行巡演。会同海门区宣传部、文广旅局等部门,向全区350个“农家书屋”、110个机关部门、部分龙头企业等赠送《海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史》1200余册,将红色基因播撒海门大地、走进千家万户,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