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1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2021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老科协乡村振兴分队的老干部们积极响应“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号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建言献策、搭建平台、建设美丽乡村、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余热,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开启实地调研。积极响应“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我为海门建设添动能”活动号召,组建20多个老干部调研小组,深入正余镇、三星镇、三厂街道等7个乡镇(街道),紧紧围绕海门产业布局、产业品种、产业优势等发展情况,开展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208篇,其中22篇转化为政协提案和人大代表建议。退休干部林文标、沈麟书等撰写的《海门山羊种质资源保护的调研报告》获副区长批示。
成立驻村工作站。以“助力乡村振兴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年”为工作主题,成立助力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站,引导老科技工作者、老专家们助力14个所驻村开展党建联盟、科技创新、环境整治、特色林地规划、农耕文化传承、新型合作农场建立、扶贫解困等工作,并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农产品品牌培育与打造、项目编制申报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召开专题座谈会。积极对接区委组织部,与23位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聚焦“党建工作联盟”、制定产业振兴规划、基地建设、科技培训、“生态”“文化”元素、扶贫帮困、科技兴村等七个方面,谈感受、讲经验、提建议、谋思路,探索和总结老干部在结对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路径、做法和经验。
开展志愿活动。以“银耀东洲‘365’”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组织老干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银发义诊暖民心”“阵地进村居科普育新苗”“文明志愿服务 争做文明模范长者”等主题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开展健康扶贫、科普知识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乡风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黄颂禹、徐志康等农业方面的老专家们围绕海门山羊肉、“四青作物”“四色宝豆”、万年芋艿、四甲山药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为农民们做好产业技术培训和农业咨询服务,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