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启东:构建“三化四网五有”工作格局   推动慈善惠老志愿服务项目情暖东疆

发布时间:2022-05-23    浏览量: 次    来源:启东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启东市积极打造“东疆银发志愿服务联盟”志愿服务品牌,大力推动“慈善惠老”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凝聚全市各级老龄协会7217名志愿者,578支志愿者队伍力量,充分发动包括退休干部、老师、医生等老干部、老同志,主要采取“小老帮老老”“健老帮弱老”的方式,全面开展智慧助老、精神慰老、法律援老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该项目先后被全国寿乡联盟评为“2019年度中国长寿之乡品牌建设十大亮点工作”,被江苏省老龄办评为“2019年度全省老龄工作十佳案例之一”,被南通市委老干部局评为“最佳老干部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围绕“三个化”,有力保障项目落地。项目化运作保障活动久久为功。聚焦老龄化社会问题,瞄准老年人所需所盼,立足启东本土特色,精准打造“慈善惠老”志愿服务项目,以“一年起步、二年提升、三年推广”为目标,系统性形成项目计划、主要措施、预期成效等。召开专题部署会和推进会,认真研究、广泛发动,保障志愿服务项目做有方向、干有依据。制度化运转提升志愿服务品质。依托三级老龄协会组织,形成由市级老龄协会部署、镇级老龄协会策划、村级老龄协会执行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活动交流机制。制定考核评比制度,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正向激励调动基层协会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在基层落地生根。规范化运行放大项目社会效应。制定“慈善惠老”志愿服务“八个有”和“六个必访”措施,强化活动约束力。统一制作2000件“慈善惠老”志愿服务红马甲,分发各地规范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核拨专项经费,为各地开展“慈善惠老”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织密“四张网”,切实提升项目成效。健全志愿者队伍网络。按照自主自愿原则,动态调整志愿者队伍,及时更新一批住址迁移、身体欠佳的志愿者,吸纳一批有意愿、有能力、有精力的老干部,更加注重吸收具备医学、心理干预、社会工作、法律、科技、文艺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信息网络。组织村级老龄协会对辖区的“慈善惠老”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并交由市老龄协会集中保存,市文明办“江海志愿”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完善双向服务联系模式,及时更新志愿者相关信息,定期征询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确保志愿服务信息双向对称。搭建“银发驿站”站点网络。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离退休干部中系统性推进江海银发先锋驿站、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先后涌现出郭中良银发先锋驿站、朱永继家庭理论工作室等,为“慈善惠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示范阵地保障。发动全市各村居热心公益、工作积极、身体健康的老人,就近就地成立“银发驿站”,搭建起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驿站服务网络。全市各村(居)目前已建成“银发驿站”260个。拓宽信息宣传网络。借力本地《大爱夕阳》《启东日报》等媒体平台,重点宣传“慈善惠老”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心办好《启东老龄信息》双月刊,全面介绍各区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经验,促进交流借鉴。以文艺汇演的形式生动展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感人事迹。拓宽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形成线上宣传矩阵,扩大项目影响面。

突出“五个有”,持续深化项目内涵。日常生活有照料。依托基层老龄协会,组织老干部志愿者开展“挂钩式”“集中式”帮扶,常年为结对帮扶老人提供洗晒打扫、买菜做饭、请医送药、帮收助种等精准服务。深入敬老院、老年关爱之家等,开展集中关爱活动。聚焦低保、五保户和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送服务更送温暖。逢年过节有慰问。联合民政部门、市老龄协会、市慈善基金会、中国人寿启东支公司等,在端午、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集中走访慰问全市最长寿老人、双百岁夫妇和部分百岁老人代表,在全社会扬起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精神享受有愉乐。针对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落寞空虚等问题,组建志愿者文艺小分队,采取协会与社区联办、政府与企业协办等形式,广泛开展文娱表演、趣味运动会、电影欣赏等活动,为老人们送去欢笑愉悦。健康养生有指导。主动契合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生需求,组织志愿者宣传健康保健知识,进行现场免费诊治和讲解答疑。携手在职医务志愿者开展健康义诊,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测血压、血糖和健康咨询服务,针对性提出养生指导建议。合法维权有依靠。依托“道德讲堂”“正能量宣讲团”等活动,举办“学习老年法”“金融防诈骗”主题讲座,为老年人提供法律科普,化解调处矛盾,依法维护权益。北街道针对老年人关心的热点问题,培养了“金牌调解”“邻里守望站”等志愿服务项目,寅阳、东海、海复和开发区等地老龄协会组织志愿者对辖区各类涉老纠纷案例进行化解调处,成功率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