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连日来,在南通市通州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忙碌的身影。广宣传、抓服务、强指导……500余名银发先锋共同开启春耕劳作“链”式服务,为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保驾护航”,确保全年丰产丰收。
惠农宣讲服务在一线。“我们村要通过开展定制生产发展葡萄产业,政府有扶持吗?”“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我们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今天我们就从身边的四好农路说起……”2月23日,东社镇杨港社区的集市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区老科协财经分会的惠农宣讲员曹俊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周围群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为了让党的政策真正深入民心,通州积极吸纳“五老”骨干,围绕粮食安全、高效农业等开展政策宣讲。近一个月来,30多场以小见大、“一问一答”的微宣讲,让中央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留在了群众心中,也激发起广大群众春耕生产热情。
备耕物资服务在一线。“只要一个电话,就让农资店把化肥、农药帮我们送到地头,真是太方便了。”种植户小张正在田地中疏通沟渠,他只要动动手指,今年小麦的返青肥、除草剂就能到位,方便又省时省力。提供这项服务的是以冯汉皋为首的一班老同志,作为南通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坚持了十多个年头。除了冯老,区发改委的退休干部瞿飞等也走街串户,配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自费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免费发放,指导农户科学购买备耕物资。“以‘金夕助力’为主题组织退休干部开展适宜的志愿服务活动,既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也能让老有所为成为老同志的红色标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卫志云介绍。
农技指导服务在一线。2月24日,走进刘桥镇苏池村泽明家庭农场,嫩绿色的麦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这边的田块,主要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用大能、麦极与使它隆或二甲四氯钠混配后均匀喷雾,效果会比较好。”地头边,老同志高宝林、张夕林等4位农业专家正在向种植户老吴传授除草技巧。2020年,老吴看到粮食种植合作社收入不错,萌生了投资搞家庭农场的念头,但又为缺乏技术犹豫不决。高宝林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鼓励,承诺免费担任技术顾问。吃下了定心丸的老吴很快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当年就获益十多万元。近年来,通州通过推行“线上+线下”技术服务、管理服务和作业服务,组织老农技专家开展生产指导360余次,因地制宜制定农作物春管方案,为农户节省相关费用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