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8 浏览量: 次 来源:如东县委老干部局
在如东县栟茶镇方凌垦区海水稻生产基地,2800亩盐碱地铺上了一层新绿。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在这片盐碱地上以实测亩产802.9公斤的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而享誉水韵江苏。近年来,如东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八学八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全县农技银发人才的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服务农民致富,奏响了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三部曲”。
打造“银发圆梦”梯队,奏响乡村振兴“主题曲”。如东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优势产业。为充分挖掘“银发人才”资源,县委老干部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老科协等部门、组织,全面摸排熟悉乡村产业发展、农作物及蔬菜林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方面的老干部、老专家,分类建档,建立“银龄助农”人才资源库。目前,全县入库在册成员165人,其中,中级职称133人,高级职称26人,推广研究员6人。在县级层面成立“银发圆梦”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各镇区(街道)成立15支分队,在全县创建了30个“银发圆梦”乡村振兴工作室,形成“1+15+30”梯队式组织架构,为奏响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曲”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科技惠农”服务,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针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发展农业,如东县委老干部局及时组织银龄助农专家与创业青年实施“一对一”帮扶结对,精准有效地帮助创业青年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难题。积极探索推动“互联网+”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建立技术服务微信群,农技员变“群主”,微信群变“课堂”,村民们可在线互动交流,获得个性化技术指导服务。依托县农技推广中心,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银发专家通过课堂教学、现场问答和实境教学的方式,让农民更好更快掌握农业技术这个“金刚钻”。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近40场,覆盖7000多人次,奏响了助力农民增收、农业致富的进行曲。
实施“银辉助企”计划,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聚焦全县农业重点项目,实施“银辉助企”计划,大力推广农业试点基地建设,培育了一批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示范点。在南通中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服务基地,老农技专家们帮助指导大田作物和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帮扶企业引进新品种12个。依托企业示范基地定期开展农技推广活动,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种植大户观摩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传授规模化种植方面的经验,带动种植大户共计50户。根据农作物生产需求进行技术服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农民1200余人次。钱欣荣、袁明等人为了帮助如东沿海南美白对虾养殖企业解决养殖技术难题,重点指导企业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水质调节等技术,经过帮扶,企业水产养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养殖产量提高了30%,经济效益提高了35%,有效带动了周边养殖户增产增收。银辉助企奏响了雄浑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