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7 浏览量: 次 来源:如东县委老干部局
年初以来,如东县委老干部局紧紧围绕省、市部署要求,深挖特色资源,坚持在打造银发人才链、服务阵地链、拓展作用链上下功夫,主动融入中心大局,推动老干部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
完善“人才链”,集聚银发志愿服务新力量。始终重视和加强银发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不断吸引和充实银发志愿服务力量。一是全链条选育银发人才。在建好老干部志愿者库和高层次银发人才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县银发人才库建设。下发通知,深入调研,重点与教育局、卫健委和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沟通对接,推荐具备专业特长的退休干部,今年新增200多人入库。二是突出特色建队伍。认真梳理老同志专业特长、实践经验等信息,按照党建、法律、教育、科技、农业、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精细化分类,组建各领域专业化银发人才团队。三是紧贴需求用人才。动员60多名党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专业类别的银发人才结对一项专项服务,一个银发人才团队认领一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就近就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形成高层次银发人才牵头、专业银发人才组队、老干部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
构建阵地链,打造银发志愿服务新体系。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打造全县老干部作用发挥三级阵地,构建上下连通的组织体系。一是以县级总站为引领。在县级层面打造如东县“扶海红枫”志愿服务总站,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和工作运行机制,为老干部志愿服务提供组织引导、工作交流、服务保障等具体指导。二是以特色站点为主体。在各类银发人才作用发挥比较突出的单位或团体授牌设立银发人才工作站,搭建汇聚银发人才资源、对接服务需求、推动产业技术深度融合的平台。举办首批“银发人才工作站”授牌仪式,为县级6个“银发人才工作站”授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以基层示范点为支撑。在各镇区(街道)、村居建立“银发先锋示范点”,打造乡村志愿服务“微阵地”,嵌入乡村治理网格,开展助力乡村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如东县“扶海红枫”志愿服务站、“霜桥晚晴”馆、“悟园”入选如东县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德传播基地,蠙城非遗文化传习所被列入全市银发人才工作站设站名单,三级阵地链激活老干部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新引擎。
延伸作用链,拓宽银发志愿服务新渠道。坚持把抓实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和优化志愿服务内容作为提升老干部作用发挥的重要抓手。一是谋划活动“重点”。制定志愿服务清单,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认领,实施精准化志愿服务。部署“‘五送’助发展,银发当先锋”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精心策划主题活动。以“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为主题,开展“银发先锋微调研”活动,听取老干部传授调研经验和方法,共收集调研情况及建议40余篇次。二是发掘活动“亮点”。紧扣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征集老干部志愿服务创新项目30个,发掘和培育“心系蒲公英”、掘港街道“非遗传承”等特色项目,带动周边银发人才广泛参与。其中“非遗文化进校园”“‘心语说和’解心结”项目被列入2023年度南通市老干部志愿服创新项目名单。三是创新活动“支点”。实施“银辉助企”计划,推动农技银发人才团队与农业企业或者家庭农场结对帮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60余个。推动老干部参与村居、社区治理,如东县袁庄镇实现村村都有老干部服务团队,村村都有老党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