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1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苏州市姑苏区委老干部局深入挖掘古城保护“银发资源”,组织热衷古城保护、热爱传统文化、热心基层治理的老干部成立了区“红枫护城”古城保护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银发生辉耀古城”先锋行动,挖掘古城历史、宣传古城文化、讲好古城故事,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文化基因”。
参与古城保护,当好守护人。“红枫护城”古城保护老干部志愿服务队队长、原金阊区政协主席平龙根,退休后继续发挥在古城保护方面的专业特长,被聘为“山塘片区规划师”,参与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机制和政策研究,山塘历史街区质态提升、立面景观综合整治,古宅古桥修复等方案论证和课题研究,使山塘历史街区古韵今风、神形兼备、雅俗共赏,提升了其文化品位,体现了其独特价值。老干部志愿者、原金阊区司法局退休干部沈兰生多年间走遍了苏城的街巷角落,研究关系苏州发展、吴文化起源、市井民俗的古建遗迹,姑苏城内的每一段城墙、每一座石桥、每一口古井、每一块界碑都留有他的足迹,并撰写了《苏州城角落——市井故事》一书。
宣传优秀文化,当好传承人。老干部志愿者、原金阊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梅锦煊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积淀了他对文化的热爱。近年来,他以文化保护、挖掘、传承为重点,参与了阊门寻根纪念地总体策划设计和文字编撰工作,参与了白居易纪念苑重布、提档升级工程的相关策划、文稿撰写工作,组织了石路占鱼墩公园中文化墙建设的史料挖掘、总体策划、设计布展工作,通过“一赋、十二碑刻画、一手绘地图”来展示石路的前世今生。已93岁高龄的老干部志愿者、原金阊区政协副主席任康龄自1991年退休以后,就全身心地宣传、弘扬苏州评弹艺术,组建苏州评弹收藏鉴赏学会,创建中国评弹网,甘当义工二十余年。老干部志愿者们用绵薄之力,做好文化志愿服务,为姑苏文化传承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讲述古城故事,当好引路人。“红枫护城”古城保护老干部志愿服务队自组建以来,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责任。平龙根同志被虎丘街道聘为青干班导师,被苏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聘为“聚萤先生”,多次为青年干部讲述成长故事,传授写作技能。梅锦煊同志借助南社纪念馆平台,利用寒暑假,为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的教育,开设《南社爱国故事》《做一个“三有”好少年》等课程,暑假期间,为游学、研学姑苏文化的少年,专门开讲《讲述山塘故事弘扬优秀文化》的专题辅导课。党史学习中,梅锦煊同志运用“南社大讲堂”平台,开设《话南社 讲党史》专题党课,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与南社人之间的真情故事,让党史学习充满亲切感、代入感。有着50多年党龄的曾北海同志担任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朝霞学习组”组长,为讲好古城故事,宣传古城保护,他和组员们定期交流探讨、实地走访、遍寻资料,化身古城保护志愿者,向市民和游客宣传古城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时关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让“红枫护城”古城保护老干部志愿者深受鼓舞,决心进一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古城故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润泽童心,当好古城保护更新的“参与者”、社情民意的“倾听者”、相关政策的“宣传者”,让奋斗的血脉在千年古城一代一代赓续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