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5 浏览量: 次 来源:海安市委老干部局
南通市海安区海安街道 “睦邻小院为幸福‘加码’”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于2023年3月,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20人。该项目深耕“睦邻党建”品牌,秉承“党群同心,睦邻同行”理念,通过深入开展党声传递、知识科普、文艺学习、小院治理等系列活动,不断推动海安市老干部红枫志愿服务日益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品牌化。
以主题教育为牵引,激发志愿服务源动力
充实“萤火”队伍。以支部书记吴兴宝为带头人,创办“梧桐心苑”工作室,锻造“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雁阵。成立“凤向阳”志愿服务队,下设新思想宣传、牵手护蕾、和谐助稳、资政助企、乡村振兴五支特色服务分队。项目针对留守儿童、视力残疾青少年、抗战老兵、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常态化开展“情暖回乡路”“爱心助空巢”“暖心‘童’行 ‘未’爱而来”等志愿服务活动。
着眼“薪火”传承。组建一支以老干部党员为主体,由先进典型、基层“名嘴”、行业骨干、身边好人、“五老”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红色宣讲“轻骑兵”,打造“好人工作室” “名嘴孵化室” “薪火学堂”等理论宣讲阵地特色,推动理论宣讲更具传播力、影响力。定期开展集中调研、集体备课、新课试讲、宣讲观摩活动。积极组织社区青年干部开展月度“实训带教”,每月开展听一场、讲一场、带一场、问一场、创一件“五个一”活动,把主题教育送到家门口,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群众心里走。
以谆谆嘱托为方向,引领志愿服务风向标
在“理论+”上下功夫。通过每周开展红色经典诵读、重走红色路等活动,充分发挥 “邻里会”“庭院会”“干群会” “社区乐一天” 等文化大舞台平台载体作用,创新推出“理论+文艺”“理论+故事” “理论+实事”的微宣讲形式,让理论“春风化雨”、宣讲“声入人心”。
在“形式+”上下功夫。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确保活动“聚人气”、内容“冒热气”、形式“接地气”。线下建设睦邻客厅、睦邻书吧、睦邻广场等共享阵地,开设“左邻右舍”“邻里话吧”“党员驿站”党建群团、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搭建居民沟通平台,让群众活动有场所、交流有平台、活动有去处。
在“作为”上下功夫。深入拓展“五为”志愿服务(为老服务暖人心,托起“幸福夕阳红”;为小服务助成长,护航“红领巾梦想”;为困服务聚温暖,一路盛开“暖心花”;为心服务疏民困,守护心灵向阳生;为需服务显温情,助推文明新风尚),有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绘就群众幸福生活“新画卷”。
以“四敢”精神为风帆,构建志愿服务生态圈
充分响应“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在社会”志愿活动号召,动员离退休干部到所在社区报到登记。积极开展 “银发先锋进社区”主题活动,探索在职党员党支部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1”结对共建,推出组织建设“一帮一”、优良作风“一带一”、爱心奉献“一加一”、党风廉政“一促一”等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