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通州:打造“无处不在”的宣讲时间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同志,这是我们的宣传册,要不要看一看?”“用手机扫扫二维码可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8名退休老法官走上街头,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起了法律知识。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发动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等“五老”群体组成“金夕名嘴”,用“坐在院里唠家常、跑到地头送技术、来到路边讲故事”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不久前,区委党史办退休干部陈文明的宣讲视频《传承红色基因——通州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登上了“史志通”微信公众平台,受到普遍好评。老陈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发动社区6名老同志组建了地方党史宣讲队——“金夕喇叭社”。通过讲革命故事、忆红色历史,老同志们让穿越时空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发扬。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特色化的宣讲,这样的队伍,除了“金夕喇叭社”,通州还有石港镇的“理响石渚”、十总中学的“故事爷爷”等,总计20余支。

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宣讲,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做到“上接党的政策,下接百姓群众”。刘桥镇以灯谜、楹联和风筝著称,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苏省灯谜楹联之乡、南通板鹞制作技艺传承基地。这里的老同志结合实际创作了100多条以“习言习语”为主题的灯谜和楹联、板鹞制作技艺传承人施顾华制作了50多只“法治”风筝……为广大群众带来“文化大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思想洗礼。

“老人家参加宣讲团后,每天都很开心。”说这话的叫于美云。她的父亲于健今年已经97岁。14岁参军的他,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枣庄战役、淮海战役……身上留下了17个子弹对穿后的“洞”印,是真正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老英雄。

100余名“金夕名嘴”围绕政治理论学习、红色历史宣教、先进典型宣讲等,用“家乡话”“百姓话”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内容,在通州大地彰显出一股蓬勃向上的“金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