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启东:银发农技以点单式服务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0    浏览量: 次    来源:启东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启东市委老干部局以贯彻落实“银发生辉·银龄引领”行动为契机,紧跟时代发展、紧扣社会所需,切实抓好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制度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老干部所能所愿与群众所需所盼,组织农业专长突出、奉献热情高涨的老农技、田郎中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挥洒余晖,以点单式服务提升助农惠农的精准性、高效性,切实带动产业振兴、百姓致富。

夯实根基、织密平台,有力保障银发助农行稳致远

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制定《启东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将“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我市“银发生辉·银龄引领”行动的重要内容,制度化、项目化组织老同志开展服务三农活动。举办银发人才志愿服务清单发布仪式,邀请农业方面的银发人才代表认领任务书,明确活动清单,实现组织派单、老同志接单的双向闭环。多渠道公开银发农技人员信息、联络方式,为农户点单咨询提供方便。组织老农技开展常态化驻点指导活动,目前已组织10名老农技结对帮扶3个农业园区、4个家庭农场、5个村。织密服务平台网络,用好离退休干部党员之家和市级银发生辉志愿服务工作室等阵地资源,打造“流动式”“田郎中”老党员工作室,把党旗插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搭建银发农技人才工作站6个,将服务窗口设于农业企业、田间地头,实现志愿服务随点随到。统筹用好市老科协平台资源,在全市建成“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站”“农村科普学校”“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三级农业科普阵地300多家。依托省级科技服务便利店,与之签订科技服务协议,为示范基地和周边地区提供技术点单服务。

建强队伍、坚持素能,切实凝聚银发助农工作合力

吸纳专业特长明显、活动能力较强的老农技组成“田郎中”志愿服务团队。按照老农技的主要服务领域,分设科普宣讲、技术指导、建言资政3支志愿服务小队;按照专业领域,分设农学、植保、育种、园艺、蚕桑、林果、畜牧兽医7个志愿服务小组,精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志愿服务团队的动态管理和科学流动,注重将新退农业人才吸纳进来,充实队伍新生力量,有序引导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老农技退出,确保志愿服务团队的高效运转。截至目前,志愿服务团队已吸纳62名老农技,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48%。强化系统培训,坚持固定学习日制度,组织支部党员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确保老党员思想常新、理想长存。结合老同志服务领域,组织学习贯彻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参观实境课堂、农业企业,召开技术研讨会等方式,提升学习成效。发动老农技报名老干部党校、银领云党校,系统化培养老同志的党性修养、兴趣爱好和智能运用技术等。召开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推进会、银发人才工作座谈会,依托市文明办、老科协等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全面提升银发农技的专业素养。

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全面提升银发助农工作成效

组建科普讲师团,吸纳12名理论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农技加入团队,近年来为企业、农户共开展技术培训115次,培训农民5300多人次。积极撰写科普材料,编印《农事百问百答汇编》《启东树木志》《启东蚕豆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创新》等科普读本,印刷5000册发放各区镇、社区。推广青蚕豆大棚春化早熟栽培种植技术、稻麦二熟制机械化生产技术,开展三圃制蚕豆良种繁育工作,建立蚕豆良种繁育基地100亩,累计繁殖大粒型蚕豆原种3万多公斤,增加经济效益约1亿元。指导企业引进薄壳山核桃、冬枣等新品种,建立科技示范园,目前已成功嫁接6万多株苗。引进腐熟有机肥水干湿分离技术,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为农业企业生产绿色食品提供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共协助企业申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个,引进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10多项。组织老同志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关于我市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关于发展大棚春化早熟栽培蚕豆的建议”等25篇建言献策文章。全程参与启东沙地圩田农业文化项目申遗工作,该项目成为南通唯一上榜的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功申报青皮长茄、洋扁豆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启东青毛豆、启东青蚕豆等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沙地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擦亮“城市名片”。

突出典型、强化激励,多维提升银发助农内生动力

成立信息工作专班,吸纳老农技、老干部工作者加入,常态化报道银发农技扎根一线、服务农民的志愿服务情况,扩大活动影响力和示范力。今年以来,已记录编写工作类信息60余篇,挖掘采写施炳南、项觉生等一批老农技人物专稿5篇。聚焦老农技志愿服务内容和成效,组织拍摄《桑榆未晚映初心 银发生辉再出发》《仍是少年》2部银发生辉专题片,《仍是少年》荣获启东市第七届党员教育融媒体作品大赛二等奖。强化激励“评单”,结合老农技的服务质量、服务时长和受助者的意见建议,开展“最美老干部”“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评选活动,扩大示范效应。设立30万元离退休干部党建专项经费,对获得省市级荣誉的典型个人、示范集体给予资金奖励。依托结对企业的老专家工作站,争取资金扶持,作为项目开展、志愿活动的经费补贴。协同老科协、老促会等协会组织,规范化推进“银发农技助力‘1351’植物营养液培育推广”“启豆产业化科技服务工程”等志愿服务项目,给予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