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启东东海镇:“一群老人”温暖一个镇

发布时间:2023-12-20    浏览量: 次    来源:启东市委老干部局

穿掠过柴米油盐,一座城镇的幸福感,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在启东市东海镇,活跃着这样一群“可爱老人”,他们聚焦群众所想所盼,从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做起,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

风雨人生路,悠悠数十载。东海镇老干部队伍共有186人,分东西两个支部,平均年龄77岁。他们或历经“激情燃烧的岁月”,或过着“平凡亦有光的生活”,沉淀了时光仍翠竹依旧,绽放过青春还如清泉涌动,即便染白了青丝、留下了皱纹,也从未褪去可爱、放弃追求。

他们像春天般温暖,为百姓解忧

退休,是每个公职人员的必经之路,许多老干部退休不褪志,仍在不同的岗位为东海镇的稳定和发展默默奉献。

他们,有穿梭在田间地头的调解员,有家里办学堂、义务资助困难学生的辅导员,有既会讲乡土话、又会传播党的好声音的宣讲员,有倾注满腔热血、一字一句记录东海历史的编纂员……于平凡中见“伟大”、在细微中现“精神”,“这群老人”像春天般温暖着每一个东海人。

难忘今年端午节,徐辉、施志新、陈汉芳几位“调解能手”主动放弃休息,多次参与调解大丰养老院赔偿事宜,从安抚申请人情绪到将申请人、被申请人拉到调解桌上,再到必要的法律法规宣传、参考案例解说,历时数十日,巧破沟通僵局,妥善化解冲突。老干部们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和谐。

难忘寒暑假,黄士昌、蔡协娥、滕岚森、章建英他们,数不清多少次冒着酷暑、顶着严寒,精心组织开展“七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等关爱未成年人系列活动,只为孩子们度过健康又有意义的假期。在田野里指导实践、在讲台上分享知识、在网格中不停穿梭……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老干部们用“全心全意为下一代付出”守护了童心、浇灌了未来。

更难忘今年已87岁的张德尧欣然领命镇志编纂工作,召集崔玉珍、陆凤贤、徐辉、张建冲等老同志,组建班底、迅速筹备,起早贪黑、争分夺秒,克服时间跨度长、原始资料难查找等各种困难,只为编纂出能全面反映东海发展变迁、传承本土文化的精品佳志,为后人留下可触摸的“东海印记”。“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上阵!”在他们身上,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老干部们用“一心一意为新事业拼搏”绽放了余晖、树立了标杆。

他们如夏天般火热,为信念奋斗

对于电脑、手机等一些数字化设备,老干部们虽然没有年轻干部用得精通,但是干起工作,却是毫不懈怠、从不马虎,有种说干就干、一干到底、干就要干成的魄力,更具备老干部、老党员特有的耿直和较真。

“我哩不计较别的,就是想把党委政府交代的事体做好”“我这刚弄好一份党课手写稿,麻烦帮忙打印一下”“我节假日可以不休息,听你们安排”……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老人”如此坚定、如此执着。

那个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村里镇上来回奔波的“银发老人”张德尧;那个倾心下一代,办过300多次校外辅导活动的“爱心奶奶”蔡协娥;那个发挥余热、热情工作,投身老干部管理事业的支部书记崔玉珍;那个坚守岗位10余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00多起的“老娘舅”徐辉;那个创作的文艺作品手稿堆了一摞又一摞,与群众共话幸福生活的“百姓名嘴”张建忠……他们虽退休,但一直为信念奋斗,扎根基层、从未走散,他们是东海所有优秀老干部的缩影。

他们似冬天般沉着,为家乡谋福

老干部工作是普通的岗位,但又是非常具体、琐碎的工作,他们能不喊累、不抱怨,不留余力、不打退堂鼓,离不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离不开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恩和热爱。

“把好杂工的用工关、检查关、验收关,以更高标准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引进优质的种植大户,助农增收。”“用好网格驿站等阵地,为党员和群众带来真正的便利。”……平日里,老同志们非常关注东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当好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党的建设、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信息和建议。近三年累计80余条建议被镇党委、政府采纳,条条说到点子上,件件议在关键处。

老干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是广大东海百姓的所急所盼,全镇上下必记之、行之。一路走来一路干,以参与者、见证者的独特视角,看着家乡这几年的新变化、新面貌,“这群老人”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满足的、是欣慰的,艰苦奋斗的经历赋予了他们丰厚的生命底蕴,更赠予了他们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