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0 浏览量: 次 来源:海安市委老干部局
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海安市委老干部局不断探索引导老干部作用发挥的新方法、新途径,积极引导广大老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三个突出+三种阵地+三项制度”为抓手,持续激发老干部作用发挥新动能。
坚持“三个突出”,打造银发人才强队伍
突出“广”字,组建红枫志愿者队伍。2019年,海安在兄弟县市中率先组建起“市级大队-区镇中队-基层站所”三级红枫志愿服务体系。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的广泛宣传和正面引导,不断壮大红枫志愿者队伍,积极动员全市离退休干部参与,定向吸纳涉老团队整建制加入,累计招募老干部志愿者2600余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百余支。
突出“专”字,建强银发人才库。按照“精心部署、精细摸排、精准分类”的原则,全面收集各行各业有专业特长、个人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的老干部信息,细分经济、法律、农业、教育等领域,组建“银发人才库”,招募人才677名。
突出“精”字,选优银发智库。在“银发人才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10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者曾入选过省、市级人才库的老干部顶尖人才,成立“银发智库”。根据专业特长、任职经历建立人才资源清单,充分引导他们发挥独特优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银发智慧,汇聚银发力量。
依托“三种阵地”,搭建志愿服务优平台
深化团队引领。充分发挥红枫志愿队伍带头人的骨干作用以及银发人才的专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组建老专家工作室、银发人才团队,形成“周克悦老党员工作室”“吴兴宝梧桐心苑工作室”等一批银发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引领集聚作用,大力引导团队立足居民需求、融入基层治理,致力于结对帮扶、技术普及、文化宣传、矛盾化解,辐射更多群众。
加强项目孵化。积极探索建立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培育工程。着力整合各类老干部志愿服务资源,强化政策指导和支持,开展骨干培训和指导,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制度化运行、品牌化发展,形成了“科技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睦邻小院为幸福‘加码’”等一批志愿服务创新项目。
聚焦平台赋能。不断加强老干部作用发挥平台建设,搭建红色宣讲平台,创新多样化宣讲模式,充分利用好红色阵地实景课堂、走村入户近邻课堂、青蓝结对帮带课堂等宣讲平台,搭建基层实践平台,形成老干部“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平台,银发人才科技助农平台等一批立足群众需求、立足基层实际的志愿服务平台,受到群众广泛认可和好评。搭建专业交流平台。定期召开银发人才交流座谈,促进与对口单位的双向交流,为老干部、老专家发挥作用、交流经验畅通渠道、搭建舞台。
落实“三项制度”,筑牢作用发挥硬支撑
实施培训提升制度。面向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志愿者队伍带头人等开展政治理论、专业技术类培训,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余热的能力。通过沙龙分享会、技术研讨会、交流座谈会等方式,确保银发人才紧跟专业发展形势,拓宽银发人才的视野,加强银发人才间的交流协作。
完善奖励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老干部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扩大“银发生辉·银龄引领”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对优秀红枫志愿者的奖励表彰,优先推荐为“最美夕阳”“五星级红枫志愿者”及市委市政府其他综合类表彰。探索建立银发人才专项奖励,不断增强银发人才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为组织银发人才作用发挥比较突出的单位或团体授予相关荣誉,增强各单位银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落实服务保障制度。为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保障,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提供阵地保障;保障老干部活动经费,多渠道筹措资金,为离退休干部活动提供人力、车辆、经费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上门慰问、召开座谈会、召开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关心关注离退休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听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为老干部发挥作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