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4 浏览量: 次 来源:丹阳市委老干部局
丹阳市委老干部局全力推进银发赋能高质量发展“六项行动”,着眼“三强”、突出“三抓”、紧扣“三实”,凝聚银发力量,聚焦中心大局,聚力高质量发展,将老同志作用发挥融入丹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着眼“三强”,让赋能行动有方向
强整体布局。在支部、社区、企业、商会、农业基地等多点位开辟志愿服务站点,通过老干部片区会议、专题研讨会、基层调研等多种形式,摸清发展需求,明确行动方向,高标准推动“六项行动”齐头并进。强品牌创建。重点指导、特色培育,积极打造“产业升级·银雁助力”“惠民济民·银献爱心”“乡村振兴·银智扶农”“生态环保·银龄护绿”“旅游文化·银续古韵”“社会治理·银领新风”6个“银”字系列特色品牌,形成“一行动一品牌”矩阵。强银发队伍。打造“1+6+N”的银发人才架构体系,通过自荐、引荐、推荐等多种渠道吸纳专业对口、发挥作用突出的老同志进入银发人才库,按专业分类,做到“一人一档”。2023年新增银发人才50人,总数达153人,为“六项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突出“三抓”,让赋能行动有成效
抓载体建设。探索“领军专家+团队+基地”模式,建立“产业升级”工作站10个、“乡村振兴”工作站10个、“生态环保”工作站3个、“旅游文化”工作站3个、“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站17个,拥有专家团队9个,联建产业基地20个。抓重点群体。发挥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抓住经济、环保、消防等特色专业型人才群体,通过支部书记培训班、银发人才专项培训会、线上微信工作群等形式组织学习交流,提升队伍技能素质,凝聚起助力发展强大合力。抓攻坚行动。把握“银发赋能产业升级”列入丹阳市委“敢担当”攻坚项目这一契机,召开助力“产业发展”现场观摩会,通过组织牵头、企业响应、银发专家参与的方式,推出一系列助力产业发展举措;联合老科协开展银发人才“春日助耕”行动,组织农业老专家深入种田大户和农业基地流动指导春耕春种。
紧扣“三实”,让赋能行动有保障
夯实运行机制。构建银发人才认定选用、培训考核、供需对接机制,会同工商联、科技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做到机制联建、平台联搭、活动联办,实现银发人才中心驱动、相关部门联动、基层队伍带动、银发人才积极行动的良好运转局面。树实先进典型。发掘和培育“齐梁文化融合黄连山步道建设”“城管局‘红蓝’联动绘就美好家园”“五金工具行业环保设备升级改造”等一批优质服务项目。银发人才促发展、“春日助耕”等相关做法先后被《中国老年报》、《人民日报》(网络版)和“学习强国”平台宣传报道。抓实激励保障。建立银发人才服务项目奖补政策,启动丹阳“银辉闪耀”银发人才项目申报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发放一批项目资金;将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列入各单位高质量考核细则,形成齐抓共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