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苏州姑苏:吴门桥街道推动老干部赋能基层治理有实招

发布时间:2024-05-15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深挖辖区老干部、老党员资源,打造一支由26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海棠先锋队伍,探索出一条老干部、老党员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子,赢得居民群众点赞。

“铁脚板”入千家万户,当好“传声筒”

“我们小区3幢西单元的楼道灯全不亮了,居民晚上进出很不方便,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希望你向社区反映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近日,南环第三社区老干部袁以坚在走访居民时,居民姜女士向她反映楼道灯不亮的问题。袁以坚曾任苏州半导体总厂幼儿园园长,耐心细致的她意识到问题急迫,立即反映到了社区。社区搭建平台,落实人工和物料,灯当天就亮起来了。袁以坚自加入海棠先锋队伍以来,坚持对自己所联系的100余户居民“月月访”,对高龄独居等重点人群“周周行”,不仅听民情察民意,及时将问题意见汇总到社区,还将社区关于燃气安全、健康体检、便民服务等政策服务宣传到居民中间,当起了居民和社区之间的“双向传声筒”。“老干部、老党员有热情、素质高,社区离不开他们,居民也信任他们,由他们担任海棠先锋走访居民,社区多了一个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也多了一个政策宣传的窗口。”南三社区党委书记倪振峰说。

为了让“传声筒”更聚焦更响亮,吴门桥街道全力支持老干部、老党员的走访工作,为他们发放了工作包,配备了工作簿、雨伞、手电筒等用品。老干部、老党员还在走访中“老树发新枝”,创新推出“微信笔记”,通过手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居民情况和诉求,走访完成后“一键”将问题发送到社区,社区、居民、海棠先锋三方沟通效率更高、联系更密切。

“真本事”化矛盾纠纷,当好“润滑剂”

家住南环新村的王建栋,退休前是苏州金塔线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自从加入海棠先锋队伍,王建栋线下定期走访居民,线上管理幸福家园微信群,当上了居民的大管家。“谁家的狗老是半夜狂叫?就不能管管好吗?严重影响别人睡眠不知道吗?”在南环新村幸福家园微信群里,7幢的几名住户对宠物狗半夜扰民的问题意见很大,情绪激动。王建栋马上排查,了解到引发众怒的是7幢吴女士家里的宠物狗。原来是吴女士担心宠物狗晚上进卧室,而将狗关在厨房,导致狗情绪焦躁狂叫不止。王建栋多次上门,向吴女士传授养犬经验,告知犬只被关起来会情绪焦躁,并建议给爱犬戴上嘴套。同时,为和谐邻里关系,王建栋为吴女士和另外几位有意见的居民作了调解,出具了调解书,几方还交换了联系方式,方便有问题时及时沟通,减少矛盾。

老干部、老党员们走千家万户,听民情民意的同时,发现不少难解的问题起源都是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比如因为拾荒、卫生习惯等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或者因为漏水、宠物等造成邻里矛盾。为了当好矛盾纠纷的“润滑剂”,解开人与人之间的“死扣子”,吴门桥街道广泛向老干部、老党员征求意见建议,打造一支由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调解队”,先后开展了“三分钟系列课件”、海棠先锋典型案例评选交流、调解员培训等赋能提升系列活动,助力老干部、老党员掌握调解“真本领”,巧舌如簧“解难题”,春风化雨“暖人心”。

“宽肩膀”担治理之责,当好“红管家”

吴门桥街道加快建立小区居民自治组织,探索红色业委会赋能老旧小区治理创新路径。老干部、老党员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受到居民群众信任,有着聚拢人心、凝聚力量的天然优势,街道发动老干部、老党员参与业委会工作。在吴门桥街道湄长社区,南小区和北小区两个居民小区的业委会成员中,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的比例达到80%。

“加入海棠先锋队伍,参与业委会工作,为我们老干部、老党员提供了发挥所愿所长的舞台,我们加强与社区、物业主动沟通,并肩作战,在社区治理上实现共赢。”湄长北小区业委会主任诸葛权说道。诸葛权曾任苏州望亭发电厂纪检科科长,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今年,经他多方协调,通过社区、物业、业委会“三位一体”联席会议,200多个楼道的杂物清理工作有序开展,居住环境焕然一新,群众纷纷叫好。同时,在他的牵头下,物业、技艺达人、居民志愿者组成了一支60余人的红色管家队伍,通过协商议事、入户走访等方式密切群众联系、延伸服务触角,累计收集解决问题60余件,协助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以来,吴门桥街道还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作用,推动老干部、老党员与社区书记突破项目、副书记深耕项目、优秀党员社工创新项目定向结对,确定志愿服务重点项目15个,涵盖基层治理、以文促治、业委会建设、青少年关爱、职场培训等多个方面,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银发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将老干部助力基层治理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