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4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委教育工委紧紧围绕“让党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目标,厚植为老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引领银发“履新”不离岗,凝聚“桑榆”新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中教育新实践贡献“园丁”银发力量。
紧抓改革契机,筑牢党建引领“压舱石”
建强组织夯基础。扎实推进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导各支部规范开展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配备在职干部联络员。截至目前,吴中区教育系统现有离退休人员2616名,其中离休干部9名,工委机关离退休党支部1个、独立设置的学校离退休党支部9个。紧抓创优争一流。持续开展离退休党支部“六有一提升”达标创优活动,创新利用“互联网+”党建工作方式,举办离退休干部大讲堂、老同志理论学习小组、互助关爱“夕阳友谊结对”、党员志愿行动等多种活动。优化制度促长效。有机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工会负责、各校退休教师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阵地的“四位一体”老干部工作机制,鼓励老同志们当好教育政策的“宣讲员”、教育发展的“参谋员”、教育矛盾的“调解员”、教育干部的“监督员”。
突出精准服务,共奏幸福生活“合唱曲”
主动回应离退休干部所需所盼,在精细化、个性化、亲情化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老干部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政治上的关心落到制度上。常态化召开老干部座谈会,通报年度工作,征求老干部关于教育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宝贵意见建议。经常性邀请老干部、老教师参观考察新学校,及时了解掌握吴中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新亮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完善教师荣退仪式,对退休教师表达深切关怀和崇高敬意,增强全体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将精细化的管理落到指尖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全面排摸离退休老干部和教职工基本信息,做好全省老干部工作信息化平台管理及基础信息录入维护。指导各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组建老同志联络微信群,第一时间获取有关信息,对老同志反映的问题做到“快速知晓、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将常态化的服务落到细节上。实行生日、节日、困难、疾病、变故“五必访”制度,以精准优质服务赢得老干部信赖。广泛采纳老同志意见建议,积极回应老同志在日常照料、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关切问题,灵活开展学习教育、春节团拜、高温慰问、重阳敬老、健康体检、养生讲座等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聚焦作用发挥,共绘铸魂育人“同心圆”
老干部尽管工作职责里有一个“老”字,但在实际工作中要体现一个“新”字,要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重回校园显初心。优选老干部、老教师组建“五老”讲师团,协助各校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先后举办“五老进校园,共学二十大”主题宣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老少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走向深蓝》《奋进新时代致敬劳动者》中小学生读书征文评比等活动数十场。选聘10名资深老书记、老校长、退休名特优教师担任区级督学,深入学校开展教育督导、教研指导、教师辅导、学生教导,为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建言献策。帮困助学献爱心。鼓励支持退休教师开展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充分彰显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和责任担当。2024年教育系统老干部、老教师自发捐赠或募集的助学款和爱心物资超过20万元,惠及孩子300多人。服务社区暖人心。联合镇(街道)、村(社区),用心打造老教师校外辅导站、老教师工作室等银龄志愿服务品牌,举办假日放心班、义务学习辅导、科普教育宣传、家庭教育指导、困难群众帮扶等多项公益活动。横泾实验小学“孔自强校外义务辅导站”、木渎实验小学“陈织萍工作室”获得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还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教师的参与,实现了青老两代薪火相传、接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