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7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宿迁市宿豫区委老干部局聚焦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服务惠民目标,进一步深化“豫美银龄”品牌,探索实施“豫美银龄·四化惠民”行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释放离退休干部“余热”效能。
品牌化引领,深化志愿服务内涵。
统一全区“豫美银龄”志愿服务品牌,以“弘扬老一辈的奉献精神、传承地方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理念,设计品牌标识、宣传口号和视觉形象,提高“豫美银龄”品牌辨识度。丰富载体,举办专题调研、银发宣讲等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豫美霞采》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载体,讲述老干部志愿服务故事,展示老党员风采风貌,增强老干部志愿服务热情。
组织化动员,建强志愿服务队伍。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构建“带头人-志愿者-联络员”三级架构,明确各级组织职责权限。优化人员选配,鼓励年纪较轻,身体健康,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同志担任志愿服务组织带头人,进一步发挥“银发头雁”作用。丰富志愿者来源渠道,整合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退休老教师、老医生等资源,动态更新“银发人才库”,目前,宿豫区在册“银发人才”102名,纳入全区15支志愿服务队伍管理,“银发人才”专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加大联络员日常管理、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工作能力,助力老同志发挥作用无后顾之忧,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项目化运行,搭建志愿服务载体。
坚持“三个依托”即依托组织育项目、依托项目办活动、依托活动做服务,不断建强志愿服务平台。结合宿豫发展需求和老干部自身优势,构建“乡村振兴线、法律宣传线,张用宪工作室、姚京川家事调解室”等“四线八点”服务矩阵。聚焦针对性、时效性,谋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注重服务项目即时评估、及时优化,确保项目质量优、效果好,将服务惠民落到实处。扩充“银才资源”储备,动态更新“志愿服务项目库”,细化实施举措,增强项目推进力度。2024年以来,实施银发志愿项目12个,开展惠民服务32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银发生辉”氛围愈加浓厚。
制度化支撑,强化志愿服务保障。
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实行成员实名制,建立“银发志愿者档案”,覆盖姓名、联系方式、参与活动主题、日期等信息,强化志愿者责任感、归属感。遵循志愿服务“先申报后总结”制度,活动前一周上报《服务计划表》,结束3天内梳理上报活动照片、总结等,确保志愿服务合理合法、安全可行、有声有色。实施服务积分制,对服务频次、质量等进行量化评估、核定积分,将结果作为参加培训、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激发老同志发挥余热的内生动力。推行项目互动制,鼓励志愿者、受益者、组织者等各方加强交流,增强工作针对性、凝聚志愿合力,释放“余热惠民”效应,进一步促进“银发生辉”工程在宿豫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