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苏州姑苏:老干部为基层“以文促治”添动能

发布时间:2024-06-04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不断拓宽拓深“薪火拾光”老干部工作室载体,组织辖区老干部组建志愿服务团,推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等各类文化进基层、惠民生,为基层“以文促治”注入新动力。

深挖潜力,让服务团队“全覆盖”

为充分发挥老干部在理论宣讲、书法绘画、歌舞戏剧、摄影摄像等方面的才能优势,街道深入了解老干部特长优势,详细记录、认真梳理,形成“老干部文化资源库”,并以社区为单位,就近组建服务团和志愿队,广泛搭建起老干部推动文化传播的平台载体。辖区近300名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等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到社区“以文促治”行动中来,并带动身边有特长的居民群众一起参与,成立各类文化团队、爱心小组70余个,做到了29个社区“全覆盖”。仅在南环第二社区,就组建起了音悦惠、翰墨书香书画组、木兰舞蹈队、金钩针编织文化小组、乒乓文化团等5个团队,形成“社区搭台、团队唱戏、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薪火计划,为下一代当好“引路人”

在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每逢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期间,金云木都要来到社区,为辖区的孩子们免费讲公益课。生动的红色故事、朴实的家风家训都是他讲课的内容,深受孩子们喜欢。金云木是苏州市残联退休的一名老干部,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有着浓厚的为民情怀。“从参军到工作,是党培养了我。4年前,我退休了,社区党委找到我,希望我发挥余热,给年轻人讲讲家风、讲讲党课,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红色薪火代代相传意义重大,我们红色文化宣讲团精心准备了课件,孩子们很爱听。”红色文化宣讲团已经成为吴门桥街道29个社区的“标配”,老干部、老党员的身影活跃在年轻党员、年轻社工、青少年学生、居民群众中间,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向身边人及下一代传播奋进力量。除了红色文化宣讲团,吴门桥街道“薪火计划”还包括了国学书法、廉洁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团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惠民行动,让居民群众“享文化”

在姑香社区爱心小屋,一阵阵悠扬的乐曲声、欢笑声时不时传出,引得不少居民搬来小板凳,坐下细细聆听。这是姑香社区民乐队每周一次的排练时间,15名队员已经掌握了二胡、笛子、手风琴、扬琴、琵琶等多种乐器。队长霍力治是姑香社区的老书记,牵头成立民乐队后,每次排练,他都是早早来到活动室,打扫卫生,为大家摆好音乐架。他的坚持与奉献也感染着队员们,只要有时间,大家就来社区活动室切磋,提高演奏水平。民乐队为社区居民带来精彩文艺演出的同时,还经常去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给老人们送去温暖。像姑香民乐队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团队,每个社区都有几支,并且还新芽频发、蓬勃发展。2023年9月,南环第三社区了解到退休老党员顾凤英对传统旗袍文化非常热爱,在苏式生活中,旗袍既是传统的服饰,也是创新的文化形式,社区成立旗袍队,既可以发扬传统文化,又能发现美、传播美,倡导居民的健康文明新生活。在社区牵头下,以顾凤英为队长的旗袍队成立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旗袍队已发展到了24人,除了为社区居民讲解旗袍知识、切磋旗袍穿搭,团队还多次受邀参加市时装协会旗袍秀、苏州舞蹈协会旗袍表演。

接下来,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将进一步用好老干部、老党员文化传播“活教材”,结合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基层治理实际,发展更多更优质的公益文化团队,推动老干部、老党员在“以文促治”的基层治理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