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宿迁:凝聚银发力量   助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委老干部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绵延动力。近年来,宿迁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引导老同志在挖掘红色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守护非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助力宿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挖掘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

宿迁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拥有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感人的革命故事,广大离退休干部充分依托本土红色资源,主动参与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历时3年编撰42万字的《宿迁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填补了宿迁革命老区发展史上的空白,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泗阳县老党员张绍龙笔耕不辍75万字,详细记录3000多位红色英烈的故事,汇编成册《泗水流芳》;老党员程兴国,历时20多年倾心尽力为“程道口战役”“林宫渡战斗”牺牲的烈士立传建陵,甘当义务护陵人和纪念馆讲解员,为来访群众讲解红色事迹1万余人次。宿城区曹平、孙宁远等老干部组建宣讲团,定期在城市小区举办红色阅读会,为广大青少年讲述发生在宿迁大地上的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全市30余个老干部党支部自发组建志愿服务宣讲队,依托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平台以及宿北大战纪念馆、淮海抗日根据地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开展党史故事讲述活动。此外,为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党史”作用,宿迁市先后组织开展“激情燃烧的岁月”专题报道,“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颂赞新时代,展望新征程”征文等,400余老同志用文字语言讲述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瞬间和奋斗历程,向党深情表白。

振兴乡村文化,留住美丽乡愁

宿迁作为地级市“年龄”不大,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乡土人文资源丰富。广大老同志积极探寻本地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书写村史村志、整理文化资料、挖掘乡土精神,为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献智出力。市经开区老干部周崇礼利用自家300余平米的院子,自费4万余元开办“文化大院”,内设乡贤厅、图书室、书画室等,10余年来始终坚持寓教于乐,提高居民群众文化素养。宿豫区顺河集社区老干部党支部立足本地文化资源,精心编写《顺河集》一书,详细记录顺河集的发展变化、风土人情、城乡变迁等,增强当地居民文化自信。侍岭镇7名老党员历时9年,接续完成55万字的《侍邱备览》,内容涵盖历史遗存、古今乡贤、风俗习惯等,让侍岭“乡愁”可触摸、可阅读。宿城区盐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孙士福,耗时8年多搜集地方志、统计年鉴以及老报纸、老杂志、老照片等4600余份(张),形成“宿迁忆影”,镌刻“乡愁印记”。

守护非遗文化,传承民间瑰宝

非遗凝聚着一座城市独特的个性和品格,从传承到发展,宿迁非遗文化魅力无限。广大离退休干部集智慧与技艺于一身,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通过举办非遗文化培训班、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开展讲座展演和传习实践活动等方式助力淮海戏、云渡桃雕、苏北大鼓、苏北琴书等各类非遗文化在西楚大地经久不息、历久弥香。沭阳县周集文化老年艺术团精心创作编排《喜看乡村新面貌》等淮海戏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宿城区双庄街道充分调动辖区内爱好烙画、篆刻、剪纸、书法的老同志组建非遗传承志愿队,定期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伴成长 护苗行动正当时”主题活动,让小朋友“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泗阳县裴圩镇老党员自发开展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创新当地跑驴、跑马、蚌舞等非遗演出形式和内容,定期进校园开展非遗体验课、到村(社区)开展专题演出等,增强群众主动参与非遗保护的意识。宿豫区陆河社区老干部党支部致力于传承泰康锣鼓,组建军民传承锣鼓队,义务开展演出、培训等活动60余场次。

弘扬传统文化,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广大老同志积极发挥言传身教、价值引领、以德化人的作用,主动在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中身体力行、争当示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市老年大学充分发挥老年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先后组建京剧、太极等13个专业55支文化“轻骑兵”,深入社区小区开展文艺互动演出30余场次,把传统文化“种”进广大群众的心里。泗阳县、泗洪县老年大学结合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深入养老院、儿童福利院以及各乡镇村居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00余场次,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以晚霞光辉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市夕阳红读书会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春风行动”,通过云端诵读、主题征文、阅读推荐等方式为书香宿迁建设增添老干部色彩。全市6000余名“五老”人员自发参与校外辅导、公益讲座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懂规矩、明礼仪、养习惯,涵养优秀家教家风。更多的老同志发挥自身文艺优势,通过诗词创作、书画摄影等方式把宿迁项王故里的底蕴、中国酒都的醇美、水润之城的温婉融入各类文化作品当中,持之以恒助力“可爱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