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4 浏览量: 次 来源:丹阳市委老干部局
夏至将至,小麦夏收工作已圆满结束,农户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水稻栽插中。为了解农户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强化因种栽培、绿色防控、提质增效等实用技术助力水稻丰产丰收,6月13日,丹阳市委老干部局、丹阳市科技局、丹阳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继“春日助耕”行动之后又开启新一轮“夏日助长”行动,为夺取秋熟丰收吹响了银发冲锋号。
在丹阳市延陵镇智荣家庭农场,农场主张智慧介绍了今年小麦夏收成果和后期水稻、瓜果种植计划,并带领银发人才一行进入田头实地查看。只见小道右边的西瓜大棚里,一陇陇碧绿的西瓜藤下隐约可见一个个圆滚滚的“绿胖子”。大的足有篮球大小,双手能抱个满怀,亟待采摘。小的有如鸡蛋、有如拳头,像个憨态可掬的绿娃娃正在努力生长。藤间还点缀着朵朵嫩黄的西瓜花,轻轻摇曳着、诉说着丰收在望。小道左边,大片的育秧田如同一块巨大的绿地毯铺在黄褐的土地上,秧苗根根翠绿挺拔,叶肥根壮,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农艺老专家们蹲下身仔细查看秧苗情况后,纷纷表示秧苗育得不错,为大田机插早生快发夯实了基础。
在丹阳开发区小丫家庭农场的育种试验田边,农场主魏国良介绍,在家门口利用水泥场地进行硬盘育秧,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秧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丹阳市银发人才服务中心专家组成员、助力乡村振兴银发人才工作站站长周铭成表示,秧苗整体长势不错,个别秧盘的秧苗有些脱力,栽插前一天需做好带肥带药下田的准备工作。
在农场办公室,银发老专家们和魏国良面对面交流了小麦销售情况和水稻种植发展规划。魏国良表示水稻种植业已由原先的“单打独斗”模式逐渐转向“抱团发展”,只有在水稻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攥成一个拳,才能挥出最大力,使稻米产业不断壮大。周铭成建议魏国良继续坚持走好优质绿色生态发展和品牌化发展道路,发挥小丫农场的“前马陵味稻”品牌带动作用,助推丹阳大米占领更大的市场。丹阳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陈梨辉表示,三部门联合银发人才开展“春日助耕、夏日助长、秋日助收、冬日助销”四季行动,旨在发挥老农艺专家的专长优势,为种粮农人“把脉问诊”,为丰产丰收保驾护航。今后将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加强种粮大户与银发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助力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