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6 浏览量: 次 来源:海安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海安市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银发人才库建设的工作要求,深入挖掘银发人才资源,持续建好用活银发人才库,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银发动能。
一、拓宽渠道,引才入库,把银发人才“聚”起来
一是夯实队伍建设。按照“精心部署、精细摸排、精准分类”的原则,采取组织推荐、单位报送、个人自荐等方式,全面收集各行各业有专业特长、个人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的老干部信息,打造“银发人才库”,首批入库人才48人。二是推动扩容提质。对银发人才库进行充实完善,以五百志愿者、新退休人员为重点,继续深入挖掘高素质人才,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动员引导、信息登记、分类建档等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银发人才库”。“银发人才库”现有入库人才67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3名,副高级职称100名,中级职称134名。三是锻造骨干力量。在“银发人才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10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者曾入选过省、市级人才库的老干部顶尖人才,成立“银发智库”。根据专业特长、任职经历建立人才资源清单,充分引导他们发挥“领头雁”的独特优势,带领更多银发人才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银发智慧,汇聚银发力量。
二、分类细化,宏观管理,将银发队伍“强”起来
一是坚持精细化管理。银发人才入库后,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和社会资源优势,细分经济、法律、农业、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对库内人才进行分类建档,为银发人才作用发挥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坚持信息化管理。将银发人才全部纳入江苏省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系统的“银发人才”模块,引导银发人才下载安装“南通老干部”等APP,参加线上学习、掌握工作动态与最新要求,实现信息化管理。三是坚持动态化管理。对因身体、年龄或个人原因不适宜继续发挥作用的人员,及时调整出库。将“银发人才库”建设工作同干部荣退制度结合起来,收集荣退干部工作履历、身体状况、专业特长、服务意向等信息,引导符合要求的人才及时入库,不断为人才库补充新鲜血液,实现动态化管理。
三、搭台聚力,优化服务,让银发力量“动”起来
一是积极搭建平台。积极引导银发人才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组建周克悦、吴兴宝等银发人才工作站,筛选具有宣讲才能的银发人才组建红枫宣讲团,搭建红色宣讲平台,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专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提供项目支持。探索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培育,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开展政策指导和支持,形成了“科技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睦邻小院为幸福‘加码’”等一批银发人才主导的志愿服务创新项目。三是加强阵地保障。坚持上下联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在市级层面利用红枫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各区镇、机关部门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阵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