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印学金:不老红烛温暖留守儿童成长路

发布时间:2024-09-06    浏览量: 次    来源:东海县委老干部局

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有这样一个人,一支粉笔,二字信念,三尺讲台,四季坚守,奋战在农村教育一线课堂38年。退休后,他自费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阅读班,10年间,共免费接收了600多名本村及附近留守儿童来到阅读班读书学习,解决乡村孩子长期无人照管难题,他就是洪庄镇退休教师印学金。

“我教书38年,1972年开始在当时的阳春小学联中任英语老师;1986年联中撤销后,我又在阳春完全小学带语文和数学课;退休后,被学校返聘3年,专门带小学一年级。”对于教师和教育行业,印学金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2014年8月,印学金拿出多年积蓄的数万元钱,在自己的家中办起儿童阅读班,义务为村里留守儿童辅导读书学习。“前几年,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到广州、浙江、上海及苏南地区的工厂企业打工创业致富,村里只剩下年老体弱的老人和一群带不走的孩子留守看家。这群留守孩童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公路上晃悠,每到寒暑假更是无人问津,成了惹是生非的‘野孩子’。”印学金在提起创办初衷时说,就在几年前,村里一名12岁的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看护,在与同伴到村边水库玩耍时不幸溺亡。而孩子的母亲也因承受不住失子的巨大打击,崩溃成精神病人。“我当时就在想,虽然我已退休离开了学校里的教室,但我还能在村里发挥余热,为何不办个留守儿童阅读班呢?这样孩子们在节假日就不会乱跑,还能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举两得。”

印学金为这个儿童阅读班起了一个简单而又温暖的名字: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里,不仅是王庄村本村的留守儿童前来学习,附近村庄的留守儿童也前来上课。在他的带动下,老伴、儿子、儿媳等家庭成员也都义务做起“留守儿童之家”的助手,帮助印学金发展壮大他的“教育事业”。为了更好地掌握孩子们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辅导工作,印学金还为每一个孩子建立“阅读记录簿”,每一堂课程都做好教案记录。自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以来,先后有600多名留守儿童到这里接受心灵道德的教育学习。

印学金照亮乡村的“红烛精神”深深感动着社会,同时也带来了爱的连锁效应。在他的影响和感染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到“留守儿童之家”,而印学金也从这里唯一的老师升格为“校长”。“看了印老师的事迹,我深受感动。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组织一个义务教学团队,去那里帮助印老师一起为留守儿童做些事呢?”在洪庄中心小学语文老师马超凡的建议下,洪庄中心小学、洪庄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纷纷加入到义务教学团队中来。樊薛飞是东海县洪庄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她每周都会到“留守儿童之家”带着一群女孩跳形体操。孩子们穿着樊薛飞买来的舞蹈裙、红鞋子,别提多开心了。“这位七旬老教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樊薛飞说。

印学金的事迹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以及《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媒体陆续报道。2017年,印学金被授予“江苏好人”“中国好人”等称号。

“我要谢谢大家!是这么多人共同的努力,让‘留守儿童之家’变得越来越好,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印学金表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守下去,直到不能干为止。”

印学金还积极地投身志愿服务,培育并带领一批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并帮助乡村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文明礼仪,被身边群众尊敬地称为“印爷爷”“印老师”。

印学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