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镇江扬中:激活银龄大智慧,共谱振兴“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4-11-11    浏览量: 次    来源:扬中市委老干部局

“秋收了,在家闲着也是闲,还是要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看着沉甸甸的稻谷心里才开心。”近日,江苏扬中油坊镇退休农技员姚永加放心不下秋收,这也是一个老农技员“一心为农”的初心。

“一老就是一宝。”近年来,扬中市油坊镇充分集聚银发人才特长优势,通过打造银龄惠农工作站,让银龄力量成为当地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大增量”。

“实”为底 下好特色优势“一盘棋”

在退休农技员唐孝荣眼下,油坊镇的万亩优质专用糯稻高效栽培示范项目就像是他的一个孩子,它是在自己手里一点点忙起来的,为当地的农民增收致富立下了不少功劳。退休后,唐孝荣一直关心、关注着这个项目的实施,在新技术应用、规模化高效作业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并带着年轻农技员干在田头。“我们平时遇到技术难题或困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老,他总是倾囊相助、悉心指导,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大力支持。”扬中市油坊镇青年农技员张晓剑说。唐孝荣还组织多名退休农技员在村里创办农技馆,不仅在稻麦栽培技术上进行研究、示范,更为周边群众提供瓜果、蔬菜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科技推广领路人,田间地头忙不停。一心只为咱百姓,丰收喜悦传相邻。”当地群众自编了这样一段顺口溜,表达对他的感谢。如今,在扬中市油坊镇,由唐孝荣这样的退休农技员、科普专家等组成的银发“智囊团”,成为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兴”为要 奔赴合作共赢“一条心”

“家人们,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款用仙人掌制成的新菜。”现在,老党员杨恒亮的直播号赢得了不少的粉丝,在他的带动下,老党员与青年干部、主播创客结对,成立线上线下销售专班,并为特色农产品提供更多创新、实用的包装设计方案,助力农产品品牌化。同时,利用网络电商、微信推送、朋友圈宣传等,参加各类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这些老党员的奉献精神、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跟他们一起搭档,我们更有底气。”油坊镇青年干部倪新华说。

近年来,在银龄惠农工作站的帮扶指导下,油坊镇正在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其中“优质专用糯稻产业化”项目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已增加利润150元/亩,每年让农业合作社多获利超150万元;糯稻项目构建“老干部人才+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黄花菜项目通过菜市场摊点、饭店预订等方式有效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实现了“田头到市场”“田头到灶头”的直通模式;仙人掌基地创新打造“党建+直播”销售模式,通过线上小视频以及直播打开流量、扩大销路。据初步统计,油坊镇银龄惠农工作站为当地农民增收超200万元,划出了合作共赢“上扬”线。

“引”为头 攥紧多元协作“一个拳”

“镇里为我们这些老人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我们量力而行,发挥一点余热,这样晚年生活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油坊镇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黄坚说。油坊镇深挖银发资源,了解他们的特长优势、兴趣爱好等,建立银龄人才库;并在经费、场地、教学、宣传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不遗余力推广太极拳运动的老党员黄惠年,目前已带动建起百余人的队伍,让广大群众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和健康。现如今,“体育+旅游”成为乡村的又一条振兴之路,油坊镇一些老年运动爱好者们已积极行动起来,正以“体育+”为切入点,倡导将体旅融合发展纳入乡村全域旅游规划,放大体育“催化效应”,通过创新品牌、融入本土文化等,为当地全域生态旅游、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我们现在的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一些有这方面特长的老人们积极带动、引领,常态化地开展排练和展演,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油坊镇老年体育协会会长陈太金介绍说。与此同时,油坊镇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发挥作用”原则,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问题开展研讨、宣传,让银发党员成为政策解读的“传声筒”和基层治理的“探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