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浏览量: 次 来源:兴化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兴化市委老干部局坚持把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与拓展老年大学办学成果结合起来,通过建强服务队伍、建好孵化课堂、建立孵化保障机制,组织银发学员深入基层开展送文化、送健康、送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将老年大学打造成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孵化基地。
建强覆盖广泛、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志愿服务队伍
以市老年大学为主阵地,借助现有人力资源优势,培养志愿服务“银龄团队”。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校委会、支部委员会、专题座谈会等,广泛宣传开展志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听取开展志愿服务孵化工作的意见建议,营造支持、宣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多元招募选配。依托市老年大学,制定志愿者入选条件,通过公开招募、班级推荐、个人自荐等渠道,选配素质高、有特长、甘奉献的志愿骨干近30名。组建志愿队伍。在市老年大学现有较为成熟的“倾情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基础上,把有意愿、有精力、有能力的近200名学员整合起来,组建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细分“银龄宣讲、关爱帮扶、文艺宣传、医疗便民、倾情助老”5支志愿分队,并在志愿队设立功能型党组织,示范引领老年志愿服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建好规范化、精准化、特色化的志愿服务孵化课堂
围绕建立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办法、延伸志愿服务内容和拓展服务方式等,为银发学员搭建“银辉舞台”。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通过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兴化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孵化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志愿服务和孵化课堂目标、形式、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确保科学规范。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加强与村(社区)的沟通对接,摸清基层对志愿服务的项目需求。结合老年大学在文学、养生保健、声乐等方面的优势,精准聘请孵化志愿服务项目指导老师,开设志愿服务“实境”课堂。针对老旧小区的空巢留守老人,强化“多对一”的多样化关爱服务,用心用情讲解医疗知识、开展心理疏导等,并为老人送上生活必需品;针对残障儿童,每年都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近万元。推动志愿服务特色化。结合兴化本地实际,创新开展文史宣讲、戏曲展演、养生保健、关爱帮扶等一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文学服务方面,组建兴化市老年大学拱极台诗社,推广、分享、鉴赏、探讨诗词,带动老同志用诗歌来赞美生活,传播正能量。文艺服务方面,成立广场舞、太极拳、服饰走秀等专业服务团队,为社区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提供文艺惠民服务。兴化市老年大学服饰走秀表演荣获省第二届苏派旗袍风采大赛团体赛一等奖。医疗服务方面,与兴化冠华口腔合作,组建专业团队开展老年人口腔健康咨询诊疗。
建立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孵化保障机制
健全完善老干部志愿服务孵化基地相关机制,为助力中心大局凝聚“银发力量”。创新招募机制。探索制定老干部志愿者招募机制和招募办法,围绕银龄宣讲、关爱帮扶、医疗便民等开展经常性招募4次,定向组建志愿者队伍3个,共招收志愿者68名。配套建立应急招募机制,为遇到突发情况及时有效聚集支援力量。完善培训机制。制定《兴化市老年大学志愿者培训办法》等规章制度,对200余名志愿者分门别类开展培训6场次,让服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志愿者的表彰激励,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年终以参加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长、团队评价等作为考评依据,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并组织优秀志愿者参加老年大学春季乡村行、夏季教学成果展、秋季掼蛋赛等活动。及时对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在交汇点、老年周报、兴化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使典型事迹可学可做、典型精神可追可及,着力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