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2 浏览量: 次 来源:无锡市滨湖区委老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广泛的社会阅历以及较高的群众威望,如何有效推动离退休干部助力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是当前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无锡市滨湖区以离退休干部“银领善为”行动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引导老同志助力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一是推行荣退报到添动力。组织引领夯基。召开“锡阳正红·银领善为”助力基层治理行动部署会,举办“滨畔映辉·湖光启程”区管干部荣退仪式,开设荣退“第一课”,将鼓励到社区报到列入荣退谈话内容,引导新退休干部及时调整心态、适应角色转变、积极发挥作用。三方互联架桥。建立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社区“三位一体”联络体系,主动邀请离退休干部所在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相关负责同志到现场参加荣退仪式,为新退休干部和社区“牵线搭桥”。党员融入促效。积极推行“退休即报到”政策,向新退休干部发放《“荣退+报到”倡议书》100余份,倡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不转组织关系向居住地社区报到,推动20名区管新退休干部无缝进小区。
二是开展结对共建聚合力。政治理论联学。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银聚力”结对共建,覆盖党员近2000人。组织“‘银’才汇聚”主题活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50余次,组织交流研学100余次。优势资源联享。坚持“共建共享、就近就便”的原则,依托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网格,鼓励结对双方共享活动阵地、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服务项目等资源。青蓝聚火联动。设立“青蓝导师制”,118对青老党员形成“结对帮扶”。举办“银发宣讲微讲堂”“青蓝之声真人图书馆”20余场次活动,共同打造“把支部建进小区”精品“微调研”“微案例”共50个。
三是搭建阵地平台提效力。打造老党员工作室。围绕矛盾调解、消费维权、监狱帮教等探索性打造“老娘舅工作室”“郁东明工作室”“唐凤鸣帮教室”等11家富有特色的老党员工作室,凸显老党员带动作用的乘数效应。探索建言献策路径。组织区四套班子老领导开展“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活动、参加区委工作情况通报会,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收集老同志心声感言20余篇。共享多元阵地空间。参与打造“滨锋学堂”小区治理人才实训基地,融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滨锋驿家等活动阵地,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参与基层治理的实体空间。
四是深化志愿服务焕活力。挖掘银发先锋人才。建立银发人才库,组建“潮银先锋”志愿服务队伍82支,打造银发小区服务团队46支,推动老同志在政策宣讲、法律咨询、青少年关爱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需求意向清单。建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老同志接单”服务,通过理顺“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明确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丰富志愿服务内涵。组织离退休干部进社区“上岗”培训,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既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又能够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和特长。
滨湖区通过实施离退休干部“银领善为”行动,一是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从“有序推进”到“提质增效”。通过“银聚力”结对共建,打开“组织联建、党员联动、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全新局面,有效促成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基层党建大格局的深度融合,“银耀湖湾”党建工作品牌更加出彩。二是实现离退休干部融入基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在推动“银领善为”行动中,成功吸纳194名老同志担任“小区治理十大员”,245名老同志担任党员楼栋长,激励带动更多老同志发挥在党员教育、协商议事、便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三是实现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从“蜻蜓点水”到“精准点穴”。成功搭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实现社区服务需求与银发人才资源的精准匹配,老同志参与“红色物业进小区”等志愿服务项目125个,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形成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和社会治理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