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海门:银青结对助力科技富农

发布时间:2025-03-07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乡村振兴分队的35名银发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与工作经验不足的驻村第一书记结对,旨在护航驻村第一书记成长,助力第一书记运用农业科技力量,增加村营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政治引领,结对帮带“手把手”

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就近就便”的原则,根据老同志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特长专长,实施“1+N”模式开展银青结对传帮带活动,即“1名驻村第一书记+N个老科技工作者”,帮助第一书记全面、快速熟悉工作内容。结合第一书记实际情况,邀请政治素质好、勇担当甘奉献的农业老专家担任第一书记的“成长导师”,定期开展理论共学、交流学习心得,引导第一书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素质。老科协党支部与驻村第一书记所在的5个村党组织签订“党建服务联盟”协议,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上主题党课,并帮助官公河村、新富村、中兴村规划和布展党建活动中心。

思想帮带,银青共建“心连心”

开展“银青”对话活动,老专家们从自身工作、生活经历出发,为第一书记讲述初心故事,帮助培养他们的“三农”工作情怀、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意识。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第一书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战中提高干事热情,化解他们心理和情绪上的“急难愁盼”,让他们快速积累基层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先后召开7次座谈会、7次创业现场参观交流活动,组织第一书记到现场看、坐下来谈,学习当地的能人和书记如何带领农民致富。结对的悦来镇廷奎村党总支书记吴胜桦获评江苏好青年、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江苏“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技术指导,倾囊相授“面对面”

与23名驻村第一书记结对,针对他们普遍不太了解“三农”政策、不太熟悉农村情况的问题,定期开展培训,“面对面”传授工作技巧和经验,帮助他们熟悉村情村貌、吃透“三农”政策,增强与群众打交道、规划谋划村级发展、落实农村实用政策的能力。1名军转驻村第一书记参加省军转干部创业大赛并获奖。根据第一书记所在村的优质资源、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建立23个“结对共建基地”,帮助制定发展方案、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发展项目和特色产业,助力推广运用新型农业技术和设施。助力引进推广农业新产品15个、农业新技术8项,帮助发展特色瓜(果)蔬基地、新建连栋大棚、标准钢架大棚,参与培育“芋艿专业村”“草莓专业村”“瓜蔬专业村”“果桑专业村”等4个特色村,指导乐番天家庭农场、旺浩家庭农场运用数字化农业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