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常州钟楼:“三个聚力”强化离退休干部党建赋能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市钟楼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离退休干部党建助力基层治理的相关要求,不断探索“银发力量”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完善组织架构、畅通服务载体、创新双向激励“三个聚力”举措,持续将离退休干部的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一、聚力完善三级治理架构,推动服务功能落地

钟楼区作为主城区之一,老旧小区较多、资源配套较为分散。钟楼区坚持问题导向,在区级层面成立老干部党建联席会,街道建立“银龄先锋”联合党支部,社区组建功能型党支部,形成“区级统筹-街镇枢纽-社区落地”三级架构,通过垂直贯通强化横向联动,有效破解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区级党建联席会强化政策集成与资源统筹,建立跨系统的要素调配机制;街道联合支部构建“项目池-资源库-人才网”三位一体的协同平台,强化社区各类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型党组织依托基层治理网格,探索“老党员工作室+”模式,组织老干部与物业公司、社区民警等开展多方联动,建立“问题发现-协商处置-跟踪反馈”工作闭环。

二、聚力畅通双平台服务载体,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为推动老党员、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常态长效,钟楼区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着手,搭建老党员、老干部长效参与基层治理平台。在线上,扎实推动“银发先锋队”沟通平台建设,整合12345热线、网格系统、物管平台数据流,实现基层群众问题和诉求及时分派跟进。在线下,组建“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针对矛盾调解、文化传承、教育咨询等专业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促进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目前,全区共组建以老党员、老干部为主的“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51支,吸纳老党员志愿者1532名,累计提供化解矛盾纠纷等各类服务5126人次,持续深化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钟楼实践。

三、聚力创新积分双向激励,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志愿服务“单向输出”模式面临参与动能不足等现实困境。钟楼区探索建立可感知、可预期的服务反哺机制,以“服务可量化、价值可存储、激励可延续”为设计原则,按照服务时长、难易程度实施动态积分累计,将零散化服务转化为可存储的社会资本,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南大街街道东头村推行“时间银行”,实现“奉献-反哺”双向循环的治理效能跃升,带动800多名助老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关爱交流、外出代办等生活服务,累计服务时长已达5.11万小时,其中反哺时长约1万小时,推动治理效能持续跃升,有效探索了老同志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