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春风化雨润无声,红色基因代代传。清明时节,南通市通州区广大离退休干部以“缅怀英烈、传承精神”为主线,通过祭扫英烈、文化传承、宣讲教育等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潮。
祭奠英烈寄哀思
在区革命烈士陵园,青山不语,丰碑永存。金郊初中的80多名青少年学生正举行庄严的祭扫仪式。同学们敬献花篮、默哀致敬,聆听学校关工委的老同志讲述谢家渡战斗的故事。这场发生在1942年的反“扫荡”战斗,新四军1师3旅7团在粟裕将军的亲自指挥下,成为当时苏中地区歼灭日寇最多的一次战斗,也彻底粉碎了日军大“清剿”的阴谋。“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更要倍加珍惜。”学生代表在宣誓时表示。
在西亭镇,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组织全镇200余名师生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92岁的老党员陆永祥现场讲述万愿楼战斗历史。老干部党总支书记张斌向大家讲述了西亭革命英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大家认真聆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深刻感受到了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刘桥镇老干部党总支第三支部在万愿楼烈士陵园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离退休干部们参观烈士展览馆,瞻仰革命文物。87岁的何志明即兴赋诗:“翠柏青松史碧穹,陵园烈士数英雄。缅怀先辈清明至,不朽精神万代传。”
忠孝精神焕新生
在东社镇忠孝博物馆,“清风寄思念,明节话忠孝”文化交流座谈会气氛热烈。南通大学的专家学者在现场与离退休干部共话忠孝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忠孝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创新举措。84岁的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回忆往昔岁月,“当年在战场上,忠孝就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据悉,清明期间,忠孝文化主题书画展吸引了500余名群众参观,120幅作品中既有离休干部的战地速写,也有青少年的创意绘画。“通过艺术形式传承忠孝精神,是我们老同志的责任。”老干部曹康表示。
文化传承需要代际融合。忠孝博物馆还推出“兴家风旺家族”系列活动。通过老同志对“孝”这一主题深刻剖析,让青少年深切感受到历史典故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一位年轻妈妈分享道,“听完这堂课,我意识到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风氛围。”
薪火相传谱新篇
区关工委组织的“五老”红色宣讲团成立至今,长期活跃在全区各中小校园,他们采用学期初菜单收集和学期中随约随讲相结合的形式,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宣讲需求。清明节前夕,2025年的主题活动——“红色故事代代传”正式启动。200余名老同志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川姜镇作为南通家纺的核心区域,是全球最大的家纺生产基地市场和全国家纺产业集聚区的所在地,汇聚了15000余家家纺企业。镇“三微”宣讲团则将“银发课堂”搬到了网络主播身边。“老同志的故事比书本更生动,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忠诚担当。”川姜镇启江村党总支书记、“人在启江”抖音号主播周冬梅说。
区委老干部局和区教体局则联合开发了本土“红色研学”课程,组织青少年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墓、重走长征路等实践活动。同学们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要继承先烈遗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