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徐州:当银发遇上志愿红   徐州文旅绽放温暖之光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量: 次    来源:徐州市委老干部局

五月的彭城,阳光明媚,繁花似锦。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五一假期,徐州各大景点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守护者”——他们身着印有“徐州银龄先锋志愿服务”字样的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用热情与专业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历史与文化的奇妙之旅。这些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同志,用银发闪耀的光芒,为彭城的五月增添了一抹最温暖的色彩。

乾隆行宫里的时光摆渡人

位于云龙山脚下的乾隆行宫,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5月1日上午九点,67岁的杨印忠早早来到这里,穿好红马甲,戴上随身携带的扩音器,开始了一天的讲解工作。

“各位游客,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驻跸徐州,这座行宫便是为他临时居住而建……”杨印忠站在行宫门前,声音洪亮,眼神中透露出对家乡历史的自豪。他的讲解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像拉家常般将乾隆与徐州的渊源娓娓道来。讲到乾隆品尝徐州美食“烙馍”的趣事时,游客们不禁发出阵阵笑声,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的场景。“这些砖雕上的图案也都是有讲究的,蝙蝠和铜钱寓意‘福在眼前’,莲花和鲤鱼则象征‘连年有余’……”他的讲解细致入微,让游客们不仅看到了行宫的外在美,更领略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旁,老同志谢红梅和张传珍也没闲着,她们穿梭在游客中间,看到有年长者或是怀抱孩子的游客,便主动上前搀扶,帮助他们上下台阶。“您慢点儿,小心台阶”“来,我帮您抱孩子吧,这样您能轻松些”,温暖的话语如春风拂面,让游客们倍感亲切。

云龙山脚下的贴心向导

云龙山是徐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五一一早,前来登山游玩的游客便络绎不绝。山脚下,66岁的老同志李明和65岁的老同志殷新华早已忙碌开来。

“您可以从这边的指示牌去云龙山,步行大约30分钟就能到达。”李明一边回答游客的问题,一边递上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景区地图,上面用红色笔标出了各个主要景点的位置和游览路线。“你看,沿途的观景台、饮鹤泉、兴化寺都标好了,累了可以在这些歇脚点坐坐。”为了做好志愿服务,他们不仅熟悉了云龙山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景点,还特意学习了讲解知识,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山间清风掠过,红马甲在晨光中划出两道温暖的弧线。这对“银发搭档”用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掌,托举起游客对彭城山水的期待,也让云龙山的石阶上,多了几分比春光更动人的温情。

淮海战役纪念馆里的红色传承者

淮海战役纪念馆内,庄严肃穆。8位老同志分散在各个展厅,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这是一部穿越时空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淮海战役作战时期的战争指令……”老同志张艳站在“战场电话”复原场景前,向游客们讲述着背后的故事。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战士们就是通过这样的电话,接收上级的指令,指挥作战……”随着她的讲解,游客们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眼中满是对先烈的崇敬之情。

五一当天,老同志们累计为上万名游客提供了讲解和服务,这群红马甲成为徐州五一假期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了讲好每一个故事,他们认真接受培训,查阅大量的资料,多次到纪念馆实地参观学习,力求将最真实、最动人的历史呈现给游客。他们的付出,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赞誉。

银发映初心,余热暖彭城。这个五一,因为有了这些银发讲解员,徐州更加温暖,更加动人。徐州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擦亮“银龄先锋”志愿服务品牌,邀请文旅专家、金牌讲解员为义务讲解员开展常态化培训,还将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创新打造“流动银发课堂”,以微型讲解、文旅问答等形式开展即时服务,让“银发红”成为徐州文旅事业中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