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南京溧水:开展“银辉兴农”促乡村振兴   志愿服务市区联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3    浏览量: 次    来源:南京市溧水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紫金银辉助发展”七项行动,4月底,“银辉兴农”促乡村振兴——紫金银辉专家走进溧水开展志愿服务市区联动活动。20余名来自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老专家与市区两级紫金银辉工作站工作人员齐聚溧水,以专业智慧和实干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银龄动能”。 

活动首站,专家及与会人员来到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在“红梅”老党员工作室,一场简短而庄重的授牌仪式拉开序幕。省农科院离退休处处长夏礼如将紫金银辉“溧水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站”铜牌郑重授予工作站代表,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标志着溧水区在汇聚老科技工作者力量、服务农业发展上迈出坚实一步。随后,南京农业大学离退休处副处长孙仁帅为溧水区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党支部授旗,鲜艳的党旗激励着在场每一位党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活动现场,区委老干部局还向志愿服务队代表赠送精心准备的科技书籍,涵盖种植养殖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内容。“这些书里写的都是实用技术,对我们帮助太大了!”一位队员捧着书籍激动地说。

紧接着,老专家一行抵达晶桥镇笪村。在笪村第一书记邓季夏的引导下,老专家们实地考察青梅加工中心和青梅科技小院人才公寓。每到一处,专家们都仔细询问生产流程、技术难题和发展规划,现场把脉问诊。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青梅加工项目的产品已成功出口海外,不仅为笪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吸纳了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有效促进了当地村民的增收致富。在青梅加工中心,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针对青梅保鲜技术瓶颈,当即提出改良冷链设备、优化加工工艺的建议;省农科院专家则围绕青梅品种改良、种植密度,与当地种植户展开热烈讨论。 

在晶桥镇政府会议室,市委老干部局一级调研员张伟与晶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张蓓共同为紫金银辉“老专家工作室”揭牌,溧水区紫金银辉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与笪村党总支签订结对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笪村第一书记邓季夏难掩兴奋:“村里正愁找不到技术指导,老专家团队的加入就像及时雨。”

在老专家交流发言环节,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结合其团队在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生态种植 +品牌打造”的乡村振兴路径:“溧水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通过推广有机种植技术,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省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代表从农业科技创新角度,分享了“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经验;市人社局退休老干部则围绕政策扶持,为乡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谋划策;溧水区老科技工作者代表余炜结合本地实际,就“五梅”种植前景提出具体建议。“老专家们的发言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们的经验和建议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场一位基层干部感慨地说。

市委老干部局一级调研员张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要求的生动实践,希望广大老专家继续发挥优势,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发光发热,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服务保障,让“银辉兴农”行动持续走深走实。

此次“银辉兴农”促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老干部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老干部发挥优势、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通过搭建平台、结对共建、实地指导等方式,充分激发了“银发人才”的活力,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溧水区委老干部局将继续深化“紫金银辉助发展”七项行动,组织更多老干部老党员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让“银辉力量”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