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市老科协的银发志愿者们依托市级大讲堂统筹引领,县级分讲堂精准发力,乡镇站点灵活补充,形成“市带县、县连镇”的科技服务网络,致力于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一支团队播撒科技的种子
精选组建专业讲师团,87位副高以上专家为主构成“银发智囊团”,其中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学科带头人,也有深耕田埂40余年的“土专家”,涵盖农学、植保、畜牧等12个专业领域。通过“菜单式”选课、“点单式”服务,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一年来,开展科技服务下基层活动54次,惠及4000余人次。
七大课程催生高产的希望
构建“理论+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粮食安全、耕地提质等七大模块。既有“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解读,也有实用技术传授:从水稻良种选育到桃梨春管技术,从土壤培肥到河蟹养殖,形成覆盖多产业链的知识图谱。创新“云端课堂+田间教学”模式,开发《稻麦周年高产技术》等指导课程27门,年培训农民9000余人次。
多样培训结出丰收的硕果
全年举办科技讲堂124场,推广南粳8911等新品种18个,示范“稻麦周年高产”等技术模式23项。在如皋黑塌菜基地,专家团队指导建立绿色生产标准,带动亩均增收近1200元;启东河蟹养殖户通过新技术应用,产量提升约30%;全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0万余亩,减少化肥使用量约15%,力求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片”。
“银发虽生鬓,热血沃田野。”这是志愿者们的共同信念。他们用脚步丈量江海大地,以智慧浇灌希望田野,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继续书写着“银发生辉”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