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委老干部局
2023年以来,吴江区委老干部局坚持党建引领,全域推动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老党员服务驿站,将退休党员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至吴江的每一个角落。
一、提高站位,搭载工作室建设体系
一是强化总体设计。制定工作室建设整体方案,对申报评定、材料规范、评选流程做出详细部署,结合支部遍访、专题调研等契机,切实将工作动能传导至每一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力求真正选出群众公认的、示范引领作用强的工作室。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注重制度先行、规范运行,明确对新设立的工作室按照“六个有”标准进行评定。结合星级支部评定,将工作室的实际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从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群众满意三个不同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努力实现工作室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三是健全激励体系。注重培育和选树典型,通过打造首批6家市级示范工作室,带动全区工作室量质提升,如法院老书记调解工作室的婚姻家事专项调解模式和成效吸引了众多单位前往取经,推动了全区矛调类工作室的发展。此外,加大宣传力度,结合书记沙龙等契机,开展经验交流;在公众号开设“工作室风采展示”专栏,累计连载10期、阅读量近3万人次,广泛激发老同志的认同感和内驱力。
二、找准优势,力促工作室蓬勃发展
一是发挥头雁领航作用。通过群众推荐、登门拜访等方式,遴选一批身体素质好、基层经验丰富、热心公益服务的老党员,并积极动员、牵头组建工作室,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工作室发展的深度融合,截止目前,超半数的工作室负责人由离退休支部书记、委员担任。二是融合多方能力专长。打破行政隶属壁垒,实现跨部门、多主体联合共建。区司法局工作室负责人周耀东以专职导师的身份“传帮带”区矛调中心新聘专职调解员,跟班培养后又成为工作室发展的助推力。八坼街道与所辖村共同组建工作室,聚合基层老党员、派出所、法律顾问、乡贤等力量,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三是挖掘特色资源。曲小敏联合一批南下干部子女组建志愿队,面向青少年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超370小时;同时,创新形式编演《使命》等情景党课,部分剧目入选苏州市公共文化配送项目。震泽镇“秋波心影”寻亲工作室创始人朱学明热心寻亲公益活动,带动了20多名社会志愿者加入其中,累计帮助51人成功寻亲,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关注。
三、各展所长,彰显老党员使命担当
一是服务经济建设有长处。围绕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牵头成立“益企来”老党员联合工作室,联合发改、工信等多部门老党员以及外资企业退休返聘人员,到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并提供政策咨询;法润鲈乡老司法工作室与松陵街道司法所及二村社区结对,常态化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并蹲点企业开展帮扶,助力提升风险防控和廉洁合规建设能力。二是满足群众需求有温度。工作室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的价值导向,平望乡医工作室常态化为周边乡镇居民开展健康义诊,累计服务患者2000余人次,相关事迹被《中国老年报》报道;春晖心理工作室致力于老少心理咨询及调适,累计开展团体辅导200余场次、参与“891热线亲子互动”节目300多期。三是助力基层发展有行动。横扇街道向阳红工作室对村内种植大户开展技术指导10余次,深受农户认可,并主动参与村内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近50次,有效防范隐患。王通池老干部工作室以拍摄鸟类为切入点,从“小切口”宣传“大环保”,并加盟青吴嘉三地“绿盾”志愿队、开展环保宣讲活动,为守护绿色生态贡献力量。
老党员工作室是群众身边的服务驿站,具有基层“稳定器”和党群“连心桥”的重要作用,吴江区委老干部局将继续在制度建设更科学、挖掘优势更充分、作用发挥更突出上下功夫,让老书记(老党员)工作室成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