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老党员工作室建设】苏州昆山:广大老同志争当文明先锋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量: 次    来源:昆山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昆山市结合老党员工作室提升计划,以“提质一批好阵地、选树一批好典型、讲好一批好故事”为抓手,持续推动广大老同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双向奔赴中收获幸福和温暖。

一、凝聚群众,用余热点燃文明实践之火

在花桥经济开发区横墅江社区,由陶嫄、赵江、夏斯祥三位退休党员牵头创立的“桃李工作室”巧妙融合多种功能板块,同时打造苏州市首个“乐龄红雁”党支部,成为社区集教学、交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乐龄驿站。工作室联合社区推出“相约星期二”学习课堂,老党员们用亲身经历生动解读政策,覆盖流动党员200余人次。引导居民参与“红雁议事会”,开展增设充电桩、电瓶车斜坡改造等与居民日常息息相关的协商议事20余场。组建“敲门阿姨”团队为独居老人、困难群体等提供生活照顾、关怀陪伴等暖心服务,服务人数超800人次。儿童暑期托管班更是实现“代际双赢”,老党员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在手工课堂上言传身教;青少年获得陪伴的同时,更从银发长者身上汲取精神养分。“银发先锋们成为居民的文明榜样,红色基因的传承像一棵参天大树,根系是老党员,枝干和果实是青年儿童,文明实践的答卷就在这代代传承中。”横墅江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婷婷说道。

二、以文化人,用余热赓续优秀文化之脉

近日,在昆山图书馆举办的“赓续亭林文脉厚植家国情怀”分享会,吸引了众多“炎武粉”参与。顾炎武研究会会长陈建林以生动的故事解读顾炎武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内涵,引领大家与昆山先贤跨时空“对话”。为持续擦亮顾炎武文化“金名片”,研究会先后整理出版《顾炎武全集(22册)》《旷世大儒》等专著,并启动顾炎武思想宣传教育工程——《〈日知录〉释读》(丛书),而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原创昆剧《顾炎武》、中篇评弹《顾炎武》,分别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奖。为更好播撒思想的火种,研究会通过推动设立“日知学堂”教育课堂、推出青少年版思政课体验项目、编制中小学国学教材并融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学习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三贤”文化融入“四史”教育,助力打造“亭林治学”实践育人新范式。7月15日,研究会又联合有关部门正式推出顾炎武系列精品课程第一季,该课程被列为2025年度苏州市社科普及惠民扶持项目。

三、成风化俗,用余热绘就志愿服务之美

在昆山高新区,每天上午九点,84岁的沈爱如都会挎上工作包,沿着聪明弄开始例行巡查。作为里厍社区“5060”文保巡逻队志愿者,她每天要走过奥灶馆、致塘河等昆山历史遗存,像守护自家院落般看护着千年古韵。这支由银发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已成为昆山古城保护的亮丽风景。86岁的退休医生张惠娥每周两次定期为居民测血压,已经坚持了二十余年。现在尽管年事已高,仍定期上门关照独居邻居按时用药。老同志们持续讲好新时代“里厍故事”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在社区支持下,相继自发建立“幸福来敲门”“医路有爱”“银龄微光”等1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从老同志“一对一、点对点”的单向服务迅速转变为党员、居民、社工等力量共同提供优质服务,让一个个“小家庭”融入更有人情味的“大家庭”。在社区党委书记薛雯看来,正是在老同志们的牵引下,从“你和我”到“我们”,志愿新风吹开了居民的心门,又像一根根无形的纽带,将居民紧紧连在了一起,为老旧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