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海安市建立干部荣誉退休制度

发布时间:2020-07-27    浏览量: 次    来源: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近日,海安市立足健全完善干部教育管理闭环体系,制定出台《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着力增强干部退休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有效激发退休干部为海安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挥正能量。

“市管+自管”,确保关爱暖心“全覆盖”。将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纳入适用范围,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和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组织实施。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按照职能分工,每年初梳理摸排当年度退休干部名单,书面函发相关党委(党组)。7月、12月分别举办一次市干部“集体荣誉退休仪式”,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颁发退休证书和“荣退水晶纪念牌”、佩戴绶带送上鲜花、介绍工作经历和突出成绩、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强化退休干部精神激励,树立在职干部学习榜样。今年7月,市、镇(机关部门)两级共为20名市管干部和73名基层干部举办了干部“荣誉退休仪式”。

“规定+自选”,推动角色转换“无时差”。明确进行组织谈话、及时转交关系、做好服务对接、强化政治引领、丰富精神生活、开展专题培训等8条规定动作,细化退休单位、接收社区、卫生保健以及老干部局等部门管理衔接和服务职责,实行单位主要领导、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与退休干部“三个必谈”,落实政治教育、文娱活动、健康体检“三个必须”,促进新退休干部迅速转换角色、适应退休生活。积极引导基层党委(党组)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形成卫健委“1+1心理调适辅导”、教体局“倾囊相授公开课”、融媒体中心“退休文化划馆”等一系列特色做法,焕发新退休干部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选聘+志愿”,实现余热发挥“多维度”。制作退休干部“返聘菜单”,设置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行风政风监督员、矛盾调解“老娘舅”、年轻干部“成长导师”、退离休干部党支部党务工作者等6类岗位,结合个人意愿、特长专长、工作经历、身体状况等因素,组织新退休干部实施“订单式返聘”,今年上半年共有32名人被选聘到相关岗位。深化打造“银发生辉”红枫志愿服务平台,建立15个服务分队(站所),定期发布活动安排,鼓励退休干部依据个人志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社区文艺演出、留守儿童集中管护、文明城市创建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活动16场次16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