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海安市创设“远教红色客厅”
打通老干部教育管理“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1-12-20    浏览量: 次    来源:海安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海安市委老干部局针对辖区内农村老干部、老党员逐年增多、人员集中教育不便的实际情况,创新融合基层治理网格和线上平台网络,探索成立“远教红色客厅”,有效打通农村老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统一规范,打造文化养老新阵地。根据农村老党员分布情况,依托基层老干部家中闲置农房资源,按照“一面党旗、一块标识牌、一扇初心墙、一组书报架、一套远教设备、一个百兆宽带”的“六个一”标准,在全市较为偏远的村居(社区)创设50个“远教红色客厅”,使老党员、老干部在家门口就能“触网学习”。根据地域资源、功能分布及老干部需求,形成“一客厅一特色”的发展模式,先后成功打造营溪村红色家园、东夏村初心驿站、富港村麦香人家等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各异的远教阵地。

扩展内涵,建设学教娱用小课堂。实行“1个远教站点+N个远教客厅”管理模式,创新打造“远程点单、线上供单、客厅评单”式“三单”制服务,先后开展“优秀电教片展播”“百年风华红色电影播放月”等活动,精准下发各类视频教学课件162部。围绕党性教育、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专题,推出《红色海安》《疫情“心”状态》等46部本土课程。开设“我是党课主讲人”云端直播活动,义务守护烈士英魂七十多载的赵风和、退伍老兵江承年等老干部、老党员先后走进远教客厅网络直播间,为全市党员讲述各自入党故事,同时段在线人数超过1千人。

凝聚合力,凸显志愿服务微成效。以建设“远教红色客厅”为抓手,整合邻里乡吧、农家书屋等基层共享资源,引导农村老干部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发挥余热、引领新风,催生了曲塘镇“百灵鸟”理论宣讲队、南莫镇“老舅妈”志愿调解队、墩头镇“老兵”服务小组、胡集街道“四点半学校”退休教师志愿服务队等功能多元、各具特色的红枫志愿服务组织。今年,老干部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巡回宣讲227场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在雅周镇许家庄村退休干部陈华的家中,“远教红色客厅”的牌子就挂在西厢房的屋檐下,村里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们时常聚在“客厅”,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交流学习心得。在白甸镇施溪村,每月25日,“银发护绿水”志愿服务队10多名老党员准时相约“远教红色客厅”,戴好党徽,集中学习后,便穿上红枫志愿服务小马甲,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