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苏州市吴中区打造“心系晚晴”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服务项目

发布时间:2022-11-10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委老干部局

黄昏心事,不容忽视。苏州市吴中区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在日常走访慰问中发现离退休干部,特别是空巢、独居老同志存在情绪低落、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打造“心系晚晴”吴中区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服务项目。通过心理疏导、心灵驿站、心理主题活动、精神慰藉、节日关爱等系列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地为老干部提供心理关爱,帮助离退休干部树立阳光心态、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用心”整合资源,提升项目专业服务能力。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成立“青蓝”党建联盟,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谋等方式,进一步探索创新离退休干部党建及服务工作。经过前期多次研究商讨,听取心理学专家意见并结合吴中区离退休干部实际,制定了项目方案并不断修改完善。6月24日,在2022年吴中区离退休干部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现场,苏州市委老干部局、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区委组织部、区文明办领导共同启动“心系晚晴”吴中区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服务项目,作为党建引领下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的新探索。

“用情”细化举措,推进项目科学有序开展。 开展大走访活动,及时掌握老同志心理健康状况。根据离休干部空巢或独居等客观情况及其主观意愿,排摸梳理出第一批需要心理疏导服务的15名离休干部。邀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专业师生定期上门对老干部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以聊天、对话等非正式心理咨询形式,帮助老干部排解心中苦闷,建立信息数据专档,实行“跟踪式”服务。丰富活动形式,精准满足老干部健康需求。项目开展以来,多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等活动,帮助老干部树立健康心理。开展第三届科级退休干部读书班,邀请苏州大学教授黄辛隐带来的《阳光心态  情绪管理》专题讲座,邀请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屠雯静为离退休干部开展“晚晴生辉˙快乐生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深化心理关爱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依托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区老干部大学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广泛组织老干部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相关主题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诗歌创作朗诵、庆重阳文体节、趣味运动会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干部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积极阳光的生活心态。 打造“暖心”驿站,精细服务老干部个案问题。根据项目前期规划,在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二楼打造心理关爱服务项目工作室——“暖心”驿站。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协会志愿者每周固定时间为在生活中遇到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的老同志,提供“一对一”“面对面”个性化心理疏导服务,严守保密协议,保证老干部可以敞开心扉诉说苦恼,及时给予老干部精神慰藉,帮助老干部群体提升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

“用力”解决实际需求,确保项目取得实效长效。坚持从细节上关怀、照顾老同志,把“心系晚晴”吴中区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服务项目作为精准化服务管理老干部的一次有益探索。项目启动以来,共计走访离退休老干部153人次,为离退休干部办实事、解难事15件。同时,在做好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基础上,积极推进离休干部家庭适老化改造,启动“一根拐杖”防跌倒公益项目,有效降低离休干部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风险,减轻老同志的生活焦虑感。截至目前,完成适老化改造24户。持续开展“晚晴e站?智慧助老”项目,整合卫健、教育等部门资源,通过送课下乡、线上课堂等形式帮助解决智能手机运用、电脑软件问题处理等问题,减轻老同志面对“数字鸿沟”的无力感,使他们能够融入新时代,以健康心态共享信息发展成果。通过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使广大离退休干部切实感受到了心的温暖。

接下来,吴中区委老干部局将精准把握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认真梳理老干部各类心理诉求,积极回应老干部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带着敬重、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项目做实做细做精。同时,结合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提质行动,加强统筹协调、精心谋划实施,让老干部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着力打通离退休干部安享幸福晚年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