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镇江扬中:“爱心助餐”   传递更多幸福滋味

发布时间:2023-12-29    浏览量: 次    来源:扬中市委老干部局

吃饭问题,是老年人最大也是最迫切的需要。今年年初,扬中市老龄协会经过广泛调研和精心部署,在全市老年人助餐点中,挑选出六家中央厨房,实施由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冠名并资助的“大津博爱 敬老食堂”助餐服务项目。

该项目实施近一年,这六家敬老食堂都有了哪些新变化?

八桥镇敬老食堂年初助餐人数为平均每天37人,现在已达到每天79人,该镇充分发挥老龄协会网络优势,全面摸排老年人基本情况并上门做工作,同时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前来就餐。

 

在增量扩面方面,各食堂均有高招,红联村敬老食堂加大宣传力度,70岁以上老年人由村老龄协会主动上门对接,目前助餐面已覆盖到周边永平、公信等四五个村社区。“以前我是有一顿没一顿,现在好了,再不为吃饭发愁了!”红联村的独居老人居龙生说。广宁社区敬老食堂定期开放助餐体验日,对助餐老人实行积分制奖励,多措并举今年以来助餐人数也是明显上升。

有得吃,还要吃出幸福滋味,提高饭菜质量各食堂也是动足脑筋。扬中经开区敬老食堂每天的一荤一素毫不马虎,素菜中也不吝加入香喷喷的五花肉等小荤;广宁社区的助餐登记簿与众不同,老人有特殊需求的都详加备注,每天这些老人的名字会被打出标签贴在餐盒上精准送达。新扬社区的蔡阿姨订的是不加糖饭菜,“我患有糖尿病,食堂为我定制的午饭让我吃得开心又放心!”她乐呵呵地说;红联村老龄协会会长印洪海不仅管理食堂,更是经常亲自订餐体验、点评,硬是将饭菜质量提高到部队炊事班的水平;油坊、八桥每季度发放助餐调查表,征求老人对饭菜品种、口味、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在反复调整中不断改进。

送餐,是目前助餐服务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打通这“最后一米的距离”?

 

各食堂都想方设法各显神通。广宁社区用心培育志愿者,组织身体健康愿意发光发热的老年人参加敬老服务,在节庆大会上表彰他们为“最美志愿者”,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八桥镇的餐盒由敬老食堂送到每个村,再由村老龄协会理事或村干部送到老人家中,确保送餐不掉链;扬中经开区德云村路途较远,送餐不便,经协调后村里每天派人来食堂取餐;油坊是由镇江聚力养老服务公司的助老员兼任送餐员,公司统一为他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统一管理调配,定期培训,形成一支稳定的送餐队伍,全镇12个村社区均由他们送餐到户。

敬老食堂奉献的不仅是一餐饭菜,还有对老人更多的关爱之情。入冬以来,扬中经开区港湾新城的老人们,纷纷从地下室搬到敬老食堂开展娱乐活动。每天窗明几净,暖意融融,老人们济济一堂,欢声笑语。据食堂工作人员丁启根介绍,来这里的多为留守老人,之前只能在小区地下室活动,冬冷夏热,空气混浊。现在食堂免费为他们提供棋牌室、空调和茶水,老人们开心,邻里关系也更和睦。

问到免费开放食堂初衷,食堂负责人孙剑飞说:“房子不能只用来助餐,要把它变成全功能场所!”敬老食堂的功能延展,也为社区的和谐治理,奉献了一份力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六家食堂冠名以来,为何呈现出诸多亮点与新意?正如油坊敬老食堂负责人周晓霞所说:“爱心企业给予我们的支持,不仅仅是一笔资金,更是一份将助餐事业做优做强的信心。”

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自2012年落户扬中以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倾情回报社会,诠释了奉献、担当、博爱的企业文化内涵,敬老食堂助餐项目就是大津人的又一善举。公司董事长刘楠说:“能为老年群体尽一份孝心,是大津人的荣幸!公司将继续秉承初心,传递爱心,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促进老年助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全市敬老食堂共计助餐人数7580人,助餐 59590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上涨了30 %以上,助餐服务在提质增效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民以食为天,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牵动着方方面面的心,老龄协会责无旁贷,要想方设法为老年人解难题。对‘大津博爱敬老食堂’项目的实施,我们将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老年人得实惠。同时也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乡贤、志愿者加入助老为老队伍中来,汇聚八方力量,让老年人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扬中市老龄协会会长唐崇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