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宿迁宿城:社区食堂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发布时间:2024-01-19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积极探索推动社区食堂建设,改善居家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让居民在家门口乐享幸福“食”光。

家门口吃上“暖心饭”

1月19日上午11点,家住宿城区幸福街道东城水岸小区的离休干部吴良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社区食堂,准备就餐。“今天吃红烧鲫鱼、素鱼翅、清炒藕片、冬瓜汤,每天的菜都不重样,荤素搭配、营养健康,我们吃得也放心。”吴老欣慰地说。

随着就餐时间临近,社区里三三两两的老年人不约而同来到这里用餐,整个食堂充满了烟火气。尽管外面天气寒冷,这里暖风习习,成为居民们、尤其是老年居民用餐温暖的避风港。

近年来,随着助老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老年人在居家探望、陪伴聊天、医疗服务、打扫卫生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满足,但吃饭却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吃饭问题程序繁琐且时间持久,不但包括买菜、洗菜、烧煮等整套流程,而且还需要一餐餐、一天天持续解决,缺少哪一餐、哪一天都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这对于高龄、羸弱、病残的老人来说,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社区食堂的原料供应是供货商每日统一净菜配送,确保每一份蔬菜都确保是新鲜高质,每天提供10道菜品,并且遵循菜谱‘每周一大调,每天一小调’,确保人们在这里吃得不重样。”幸福街道社区食堂的负责人介绍说。

“1+N”打通助餐“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宿城区扎实做好老年群体的就餐服务工作,探索“1+N”模式,即“1个社区食堂+N个助餐点”试点社区食堂工作,先后在支口街道、项里街道和幸福街道试点,以公益优先,不断探索社区食堂经验。截至目前,全区建成社区助餐点7家。

项里街道关口社区“花园食堂”助餐点按照对70岁以上老年人给予餐费补助,90岁以上老人餐费全免的标准提供就餐服务。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小区成立了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银发先锋志愿者组成的“爱心送餐队”,形成“党建+小区助餐点+上门入户”的助餐体系,满足居民多元化用餐需求,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既温暖又营养的“爱心午餐”,打通了老年人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

“社区食堂+”提升持续服务力

“今天的饭菜怎么样?”“有不合适的可以提。”在宿城区支口街道康堡社区的康济食堂,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艳正笑着询问老年人的意见。

与传统商业食堂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不同,社区食堂的运营重心围绕着利民、实惠、放心展开。据了解,康济食堂成立于2022年,通过“上级部门支持一点、社区补贴一点、老年人自出一点”的方式,社区有效解决了辖区老年群体“吃饭不便”问题。

“康济食堂每周一至周五开门,每天提供午餐。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智力障碍群体可以免费就餐,普通老年群体每顿收费4元。目前,康济食堂共为40余人提供全年免费午餐。”张艳介绍,除了康济食堂外,康堡社区还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健康小屋、老年活动室、老年法律服务站等“为老”服务场所,实实在在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社区食堂的“小饭碗”折射出城市管理的“大民生”。下一步,宿城区将积极推动“社区食堂”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丰富老年助餐供给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优质服务,把“社区食堂”建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增添辖区的温暖底色与幸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