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苏州姑苏:银发生辉,推动“古城福气圈”建设

发布时间:2024-07-31    浏览量: 次    来源:苏州市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持续发力,以“红悦银龄”品牌为引领,发挥银发力量,开展“银发生辉耀古城”先锋行动,推进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深入挖掘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文脉内涵,聚焦宜居、文化、便民,实现古城“福上加福”。

多方共治,塑造安闲自得的宜居圈

围绕“银发生辉·银龄行动”,组织老同志发挥优势作用,让居住者成为建设者,共同打造宜居古城。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执行主任阮湧三带领团队持续推进平江历史街区风貌业态装修评审,举办各种古城保护讲座宣传古城保护知识。退休干部张英缨留任钮家巷社区书记后,仍坚持在古城服务一线,积极引进“城市物业”,通过社区联动、物业提升和居民参与,提档升级古城内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让老破旧”逐步转变为“幸福里”。同时通过校社联动,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苏州大学老党员工作室、苏州大学商学院志愿服务基地,加强高校与社区的联系,邀请专业的退休教师对古城治理提意见、做辅导。

精准送学,打造氛围浓厚的文化圈

发挥离退休干部、“五老”讲师团、老党员、老居民等“银发力量”的余热,充分实现党员学习成效落地生根、遍地开花。非遗送理扬文化。平江街道“红悦银龄”老干部(老党员)工作室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办非遗微课堂,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传播文化知识,学习篆刻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迹文物名称,开展“非遗送理”活动。以家门口的优秀文化资源微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银发”讲授传文化。老党员们共同设计“党课菜单”,深入街道各社区进行理论宣讲。同时对于行动不便的党员,街道通过“有声平台”和“送学上门”,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实现党员主动学、随时学、随地学。

志愿服务,打造触手可及的便民圈

引导老同志常态开展“家门口”的志愿服务,通过特色志愿赋能古城保护。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要阵地,发挥平江街道红悦银龄老干部(老党员)工作室作用,面向古城居民、游客,开展文化游学、篆刻培训班等活动,受训人数50余人次。挖掘古城保护银发人才,通过“朝霞学习组”等老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晚霞生辉耀古城”先锋行动,节假日期间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志愿服务,为游客指路,讲解古城历史文化知识,受益人数百余人次。参与共治助力基层治理。依托街道23个社区,发动11名街道机关退休干部和44名辖区内老干部、老党员志愿者,陆续开展23场送医、送学进社区,基层治理考察调研,党务工作指导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