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管理

你的位置: 首页-服务管理-服务管理

【精准精细服务】常州天宁:持续推动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做优做细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市天宁区委老干部局

常州市天宁区始终秉持“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需求导向为抓手,构建起覆盖全面、特色鲜明的老干部服务管理体系,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领航,组织赋能筑根基

一是突出凝心铸魂。始终将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行“集中学+实景学+送学”模式,组织赴三杰纪念馆等开展7场实景教学,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菜单式”送学,累计上门送学80余次,通过微信群推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相关内容30余条,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二是夯实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服务清单,选优配强支部党务工作者,明确支部挂钩服务重点困难老党员老干部等10余项服务规范。推动16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依托老党员所在社区推动服务管理进小区进家门,比如青龙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青龙苑北社区结对,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三是强化服务引领。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举办“银龄生辉”专题培训15场,组织引导老干部正确看待国家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强化政治认同感。有效发挥党组织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利用重要节点主动与离退休干部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思想状况,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

二、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优服务

一是传递组织关怀。建立“领导带队+部门跟进+重点帮扶”走访机制,每逢重大节日由区委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分管领导与主管部门定期深入离退休干部家中,与老干部谈心交流,详细了解身心健康状况,重点关注有特殊疾病、家庭困难的老干部,加强精神、生活和情感上的关心,全年累计开展上门走访80余次,动态更新健康档案,实现“一人一策”精准服务。

二是增进情感联结。打造“银霞天宁”服务品牌,举办“幸福留影 家风传承”活动,精心组织全区老干部拍摄全家福,用镜头记录幸福瞬间,助力传承好家教、家训、家风。结合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座谈会等契机,以党委政府名义为离退休干部过集体生日,并送上生日蛋糕和棉被等生日礼物,让老同志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是丰富精神生活。对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需求,抓好各类平台建设,通过各级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精心组织老同志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文体活动,推出戏曲、舞蹈等多种课程,举办老干部合唱、书画摄影展、钓鱼比赛等活动,让广大离退休干部、老党员“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不断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突出作用发挥。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银发生辉”活动,把有法律、医疗等特长的老干部纳入人才库,成立蒋少伟工作室、晓春工作室、银龄之家等阵地,让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干部积极发挥光热。实施银发力量“三进”活动,组织300余名银发志愿者进楼宇、进社区、进站点,开展法治宣传、科普宣讲、纠纷调解等工作,成功化解社区矛盾100余起,惠及青少年3000余人次。

三、资源聚合,统筹联动强保障

一是拓展服务阵地。构建“嵌入式+共享式”服务阵地网络,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嵌入“古树新亭”“幸福茶馆”等微阵地12处,将党建元素融入景观提升。搭建“银发宁”资源共享平台,统筹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阵地资源,以123个村(社区)为支点,设立老党员工作室20余家、银发调解室10余处,不断拓展银发服务覆盖面。

二是强化协同赋能。积极对接民政、卫健等部门,联合开展钓鱼比赛、手机应用普及、文化养老等多种活动,提高老同志生活的幸福感。在安信颐和康养中心和舜山小镇片区试点,从物质、精神、娱乐等角度全方位探索打造老龄友好、符合老干部需求的康养基地。与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合作,畅通看病就医绿色通道,为老干部送医上门,定制健康档案、专属康养计划。

三是建立问效机制。建立“需求收集-服务供给-效果评估”全链条机制,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会等渠道收集服务需求,及时匹配服务资源,并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如围绕老干部提出的文化传承需求,组建“红色记忆采集小组”,录制老干部口述历史纪录片,纳入数字档案库,用镜头记录老一辈奋斗精神,获得老干部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