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南通市通州区聚焦特殊群体老同志居家照护难题,充分发挥区级养老顾问团的专业优势,联合养生保健专项工作队打造“健康管理、中医保健、社会支持”三维一体服务体系。
建强专项工作队,筑牢专业健康守护链
依托区中医院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成果,有效整合养老服务力量,为特殊群体离休干部提供坚实可靠的健康保障。一是聚合优质资源。由区中医院资深中医师、康复治疗师、老年病专科护士及营养师组成核心工作队,并有效联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专业养老机构骨干,共同打造懂医疗、精养老、会沟通的复合型的专项工作队。二是做实精准管理。以离休干部服务保障系统为载体,定期上门开展综合健康评估与慢病随访管理,提供个性化膳食搭配及科学用药指导。同时指导有需求的老同志配备智能手环、远程血压血糖监测仪等设备,实现关键健康指标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预警。三是畅通就医渠道。积极协调区内医疗机构,为老干部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确保优先挂号、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及专家会诊服务落实到位。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协调志愿者提供全程陪同就医、代取药品服务,极大缓解了老同志“看病难”的困扰。
深耕中医养生链,发挥传统保健新效能
用好中医药“治未病”特色,将传统养生智慧融入日常照护,着力提升老同志生活品质。一是开展特色服务。坚持“简、便、验、廉”的工作原则,常态化组织资深中医师上门开展“中医服务进家庭”系列活动,为有需求的老同志提供艾灸温通经络、穴位敷贴缓解疼痛、中医推拿舒筋活络等非药物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二是实施专业辅导。面向失能离休干部家属、保姆等照护主力,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载体,精心开设中医家庭养护实用技能小课堂,课程涵盖基础经络知识、简易拍打按摩手法、应季药膳食疗配方等,实现从“能照顾”向“会调养”转变。三是组织情绪疏导。将中医“形神共养”理念深度融入心理关怀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话疗”疏导郁结,有效缓解独居、失能群体的孤独感、焦虑感以及长期照护者面临的身心压力,促进家庭照护环境的整体和谐。
织密社会支持网,构建多元关爱共同体
强化资源链接枢纽作用,对接联动社会资源和爱心力量,形成做好特殊群体离休干部服务保障的整体合力。一是组织志愿结对传递组织温暖。积极联动社区党组织、江海志愿者协会,并动员身体条件允许的低龄老干部,组建志愿服务小组,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志愿者们定期上门探访,陪老人聊天解闷、读书读报,协助代购生活必需品、代办简单事务,用邻里温情驱散孤独。二是用好科技辅具提升生活品质。针对失能老干部居家照护中的安全与尊严需求,积极整合华录健康等企业资源,根据个体失能程度和居家环境,科学适配智能电动护理床、便携式移位机、离床报警器等适老化科技产品,切实提升居家安全系数。三是高效链接资源解决急难愁盼。依托“养老顾问团”的信息整合优势,对家政保洁、紧急维修、夜间陪护、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方面遇到急难需求,及时响应,帮助对接社会化服务供应商或公益资源,形成“需求即时发现、资源精准匹配、服务高效落地”的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