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地动态

你的位置: 首页-各地动态

南京市江宁区创新驱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7    浏览量: 次    来源:南京市江宁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

南京市江宁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统筹离退休干部各项工作,锚定提质增效发展目标,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域试点推行党建工作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多点迸发、融合驱动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道路。

创新学习模式。拓宽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渠道,全方位提升教育活动质效。一是“线上助学”。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在线主题学习、专题组织生活会,让信息多跑路、老同志少跑腿,使党支部和党员学在网上、连在线上,化解行动不便、居住分散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日常学习难题。区老年大学配制 4 个录播室,利用“人人讲”“云美摄”等平台录制网课,共开设“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红色经典朗诵等10余项网络课程,各系党支部线上学习基本实现全覆盖,老党员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完成度显著提升。二是“线下促学”。在区级层面,结合老党员学习特点,以提高效率为导向,推动日常学习经常化、集体活动整合化。将“大网课”分解为“小网课”,分阶段通过线上群组、平台推送,帮助老党员循序渐进吸收。将“小活动”组成“大活动”,以“思想教育+交流研讨+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学习活动内涵,进一步提升活动吸引力。三是“居家送学”。大力开展“送学上门”活动,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江宁区供销总社开展“三带头、一送达”党建理论学习专项行动,结合节日、生病等慰问走访,由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带头,把学习资料送到长年生病在家、行动不便的高龄党员家中,入户传达文件精神,保证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老同志心坎上。

优化组织设置。以重要项目、重点工作为落脚点,构建离退休干部交互式党组织矩阵,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推动组织覆盖纵深到边。以“应建尽建”为要求,大力推进社区、社团协会、养老机构、活动阵地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建设,累计建立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25个,其中社区党支部15个、老年大学党总支1个、活动阵地党总支1个、社团协会党支部5个、养老机构党支部3个,有效拓展了老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工作内涵。二是推动资源共享精准到点。基层党支部依托党支部结对共建,推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提升活动吸引力和覆盖性。秣陵街道双金社区长期与南京未来科技城、金陵科技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宁交建集团、南京市民政局等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共同组建“板凳课堂”和“草根宣讲团”宣讲小分队,以“宣讲+文艺”等形式开展各种活动80多场次,把握重点节点开展“三会一课”、红色宣讲、主题党日、共建共为等学习活动80余次,辐射党员群众4000余人次,深受老同志喜爱。三是推动提质增效落实到位。以“六聚焦六强化”为抓手,建优建强一批“六好”示范党支部,赋能新时代江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印发《全区“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围绕“六好”标准,制定推进计划、细化标准要求,分层分类分批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一街道一品牌”“一行业一特色”要求培育“六好”示范和“六好”先锋党支部,累计打造省市区三级示范党支部11个、“修芳工作室”“云河诗社”“江宁督督”等党建品牌12个、精支部创新案例4个,新增党建阵地3个。

突出作用发挥。以融合共建为主线,引导离退休干部围绕中心大局贡献智慧和力量。一是发挥“社会能手”作用。组织引导老党员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好事、为社会做贡献。汤山街道以“汤耆星”老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为载体,建立“1+N”服务体系,分别组建社区老党员志愿服务分队,以“乡贤议事会”“银龄服务站”等为载体,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担当社情信息员,对收集到的民意事项以及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共同商议,助力社区问题“有人办、有回音、有着落”,共解决大小事1000余件,真正成为社区工作的“智囊团”。二是发挥“产业助手”作用。以党支部为载体,与国有企业“双向奔赴”,探索农产品销售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增收、农民致富。横溪街道联同“助农惠农、国企有为”党建联盟的6家成员单位共推惠农、助农合作项目,促进农资金融电商寄递业务协同发展,推动村企共签助销认购书,现场认购西瓜总计2.8万箱,并通过“邮乐”和“中国联通APP”直播间等平台举办云推荐直播活动,累计收看人数达5.7万人次,仅一小时就售出横溪西瓜400多箱,每年能够解决60万斤西瓜的销路问题。三是发挥“教育帮手”作用。以党支部为主阵地,借力全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开设公益暑托班,10个街道91个社区实现同民政部门的常态化联办,直接参与社区暑托工作的老党员志愿者年均达340余人。东山街道紧紧依靠“党建带关建”的优势作用,发挥老党员专业特长,制定思想道德、安全法治、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计划,组织老党员入站开展“老少同台”展演、“当年的故事”等系列教育活动200余场次,服务辖区青少年及家庭320余人,获全省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