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3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市委老干部局
严清华,男,中共党员,1953年12月出生,常州市金坛区退休干部,现任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第一书记,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多年前的黄金村破败贫困,缺粮户多、泥草房多、光棍汉多的情况让“黄金村”的名字黯然失色。1998年,严清华回到了故乡黄金村担任书记,带领全村人民栉风沐雨奋斗二十余载,将昔日的贫困村改造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村,严清华也因此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民情日记显真情。要问严书记为什么记性这么好,全在他日记里找。上任伊始,严清华带着一本记录本走村入户,清晨出门,深夜回家,走遍全村800多户人家,了解、记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2000余件。短短几个月内,严清华的体重由130斤消瘦到了105斤,还患上了慢性胃病。2005年,严清华突发胃出血,为了不影响工作,严清华瞒住大家,偷偷跑到金坛人民医院看病。住院期间,他还是连续“值了5昼夜的班”,接听、处理了47个电话,并对每个电话所反映的情况和联系、处理结果认真作了记录,硬是没有拉下任何工作。20年来,严清华记下了13本、300万字的民情日记。在日记里,黄金大道建设、薛埠河道整治、高速公路房屋动迁及土地分配工作、400多户人家的家庭承包土地调整等,从立项、推进、难题解决到完成“全程纪实”。体力的透支使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头发一把一把直往下掉。人们发现严书记脑门亮了,头发少了,嗓音哑了,连眉毛也变得稀稀落落的。大伙都心痛地说:“严书记这是为我们苦的,累的。”
全民股东助脱贫。严清华深知,要解决黄金村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带乡亲们脱贫致富。严清华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组建了土地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专门挑出1000亩优质良田建立基地进行有机稻米种植,实行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商标、统一销售的方式,打造高端优质的“黄金村”牌有机软米和彩色稻米品牌,目前,有机软米每公斤卖到了45元还供不应求,亩产效益达到了近9000元;而彩色稻米每公斤更是卖出了80元的天价,亩产效益达到1.2万元。仅此两项,就让社员每亩增收500元以上,年底还增加了7%的二次分红。为拓宽销路,严清华带领村民在淘宝上开网店卖“黄金米”,60多岁的老人带领着百人电商团队将线上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土地合作社被评定为“江苏质量诚信4A级品牌企业”,并被授予“江苏诚信优质生态优质稻米种植基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示范社”。“黄金村”品牌成为“金字招牌”,每年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来黄金村采购的车辆络绎不绝。
黄金大道惠民生。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始终是严清华挂记在心头的一件大事。严清华带领村民挖土方、修公路,20多年来,共计新建桥梁9座,修通村组道路29公里并清淤河塘、植树造林,全力呈现出黄金村的“黄金之路”。严清华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建起了金坛首家农村社区多功能服务中心、970平方米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1500平方米的村民建设游乐园并翻建了学校,让访医看病、消费购物、孩子教育不再成为村民的困扰。严清华还着手建立了村“道德讲堂”,通过朴实言语劝勉村民,让道德文化浸润每个人,树立起崇德向善的乡村新风。
“党的政策是一条公路,黄金人民是一部车。我是开车的驾驶员,我将载着黄金人民平安地驶向生活幸福的目的地……”在严清华和村委班子的带领下,黄金村围绕富民强村,实现了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到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村、小康家园示范村的华丽转变,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110多项,而严清华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带着大伙儿朝着“生态立村、文化兴村、品牌强村”的更高小康目标奋力迈进,绘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