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银发力量助力梦想起航
——记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银发”志愿服务团队

发布时间:2021-03-17    浏览量: 次    来源: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党工委(高港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泰州市高港区按照《江苏离退休干部“银发生辉”工程实施方案》,认真部署开展“五个助力”行动。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专业特长,自觉投身“助力”行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港区大泗镇西来原农场2020年产值达1500万元,农场顺利通过泰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被誉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典范”,农场主王步忠同志也被评为“高港区乡村工匠”。王步忠说:“我能在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乐圆创业梦,老同志们劳苦功高!”

早年间王步忠一直在外打工,积累了一些资金,想着回乡发展农业。大泗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常郭武等得知情况后,立即用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开导他:“农业是基础产业,国家会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好的想法就要抓住机会干,有什么需要老同志帮助的,我们一定倾力帮忙!”。怀着“把新农业搞起来,搞好了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干、一起富”的质朴理想,在镇“银发”志愿服务团队的热心鼓励和帮助下,2013年王步忠回乡当起了新农民,创办了西来原农场。

刚刚起步,王步忠发现湖羊养殖的发展前景很好,于是他在霍堡村承包了30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刚开始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湖羊出现了群体生病死亡的现象。王步忠心急如焚,他到处寻求养羊经验。“银发”团队里老兽医朱忠心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助查资料、联系养殖专家,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帮助救治羊群。每天天刚蒙蒙亮,朱忠心就来到羊圈边查看边记录羊群的情况,确保把最详细准确的情况提供给养殖专家,以便拿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最终经过一周的悉心护理,羊群病情才逐渐得到控制。一场虚惊让“银发”团队为农场捏了一把汗,他们向王步忠提议,单独的养殖业风险很大,可以扩大产业链以增强农场的抗风险能力。在镇老干部党支部一班人的建议下,王步忠开始谋划建设绿色果园区。

在“银发”团队的助推下,西来原农场建成了“一园两区”。其中“一区”是生态养殖区,建有标准化羊舍13幢,湖羊存栏数量8600余只,此外还有园林绿化80亩、草莓园15亩。“二区”是绿色果园区,分别有水蜜桃园100亩、葡萄园梨园合计75亩。园林内散养草鸡,既省去了除草用工,又实现了种养结合、林牧间作循环经济的理念。

每年到草莓上市的季节,别人家大棚的草莓已经开放采摘、忙着鲜果上市,西来原草莓棚里草莓却还没开始挂果,大家满腹疑问。刚开始,王步忠自己也着急,但有着多年水果种植经验的退休干部沈宏祥劝导他:“你经营的就是绿色生态农业,不要急躁,否则西来原和其他农场相比还有什么特色可言呢?”王步忠恍然大悟:“生态农业是我们农场的经营理念和特色,决不能含糊,慢工出细活,就是要让农作物按部就班地生长,西来原就是要提供给大家能放心食用的高品质草莓。”沈宏祥还帮助农场将羊粪有机肥用于葡萄种植,建议农场先后引进甬优、夏黑、阳光玫瑰、醉金香等有生长时间差的品种,为葡萄销售赢得了更长的时间。就这样,西来原农场坚持生态种植,杜绝使用“催熟剂”“甜蜜素”等添加剂,保证走出去的农产品都是纯天然、绿色、生态健康的,这在大家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当下,确保了西来原农场的“以质取胜”。

有了好的产品,怎么推销出去呢?退休的高级经济师费利民老同志提出“一手创名气,一手打市场”的想法,他俨然成了农场与政府、评估机构、市场间的联络员,积极推动农场产品申报项目。草莓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农场被评为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帮助农场产品获得了权威认可;农场出产的草莓、银杏草鸡、草鸡蛋等农产品在上海、浙江等周边市场都打开了销路。因为经营理念新颖、管理得当,农场成为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运转逐渐走向正轨。

西来原农场成功运转后,极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经“银发”团队的牵线搭桥,农场不光吸纳了不少周边农户来农场工作,解决了很多农民工在乡就业难的问题;还与两家刚刚起步的家庭农场结成技术帮扶对子,向他们孵化技术。每到庄稼成熟,镇村关工委的老同志们都积极引导农民将废弃的秸秆收集起来,卖给西来原农场加工喂羊。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降低了湖羊养殖成本,更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一举三赢。

西来原农场在“银发”团队的引领下,不断探索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体系,持续践行“绿色、生态、有机”的理念,不断提高农场在新型农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使西来原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企业。农场还积极响应江苏省“双创”计划的实施,建立“双创基地”,农场与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院校的博士进行科研合作,实施科研兴农,农场也为这些高等院校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青年人创业创新提供机会、分享经验。

如今,大泗镇“银发”志愿服务团队与西来原农场亲如如一家。对陪伴着成长起来的西来原农场,“银发”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从政策传达、技术指导到发展方向谋划上,他们将各自的优势尽力挥洒在助推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创业和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同志们的倾心帮助”王步忠很感激老同志们,“他们的热心、智慧和奉献精神就像助推器,不断鞭策着我和农场前进!”